杨再稳制作根雕
□本报记者 陈伟玲 文/图
年,对杨再稳来说是丰收而喜悦的一年,这一年出自他手的根雕作品几乎没有存库,还有不少得意之作卖了个好价钱。
杨再稳是凌云县加尤镇上伞村捞公屯人,其故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他的作品也得到更多的关注。他告诉记者,年将近年底的两个月里,他没有雕刻作品,但这一年经他手做出来的作品还是有多件。木雕市场近些年来销路并不乐观,尤其是年下半年。但他的根雕作品从不愁销路,作品完成没几天就会被买家看中,并订走。目前只剩几件,其余全部卖出去了,所以,他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为此,在暂停根雕的这两个月里,杨再稳把自己的小平房加固加高。他说,他这辈子都要留在这里了,房子要盖严实,有个不怕风雨的窝,做个简单快乐的农夫,过自给自足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他过惯了。十几年前,他勤俭持家、努力劳动,捡回了几房子的烂树根、烂木头,加上凭借着聪明好学和刻苦努力的精神,他掌握了一门过硬的根雕手艺,把这些烂木头变成宝贝,为他带来了财富。可他并不跟风到城市享受灯火辉煌的生活,而是固守在农村过着快乐的日子。他说,只要有一门生存的手艺,在农村也可以做个快活神仙,想游山就游山,想玩水就玩水,日子何其潇洒。
新闻推荐
红军过处展新颜 ——凌云彩架、弄怀见闻 □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弄怀红军亭对面是花园一样的村庄张永波(右)与乡干部在纪念碑下讨论他重新写的红八军过彩架村手稿多年前在龙州起义的红八军第二纵队北上时曾路过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彩架屯、沙里瑶族乡沙里村弄怀屯...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