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家跃 本报实习生 韦 俏
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我区港航人激情似火,逆势而上,有力推动广西水运事业快速大发展。
我区正朝“水运大省”迈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水运基建投资大增长
2009年,我区水运基建投资总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投资完成53.22亿元,同比增长66.93%。其中,内河完成11.82亿元,同比增长125.8%;沿海完成41.40亿元,同比增长46%。年内水运建设项目有39个,其中,港口码头项目24个、航道项目7个、枢纽船闸项目4个,是我区水运建设史上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
港口吞吐能力大飞跃
2009年,我区共开工沿海万吨级泊位11个、万吨级航道27公里,实现防城港东湾、西湾10万吨级航道、钦州港大榄坪1、2号泊位和铁山港2个10万吨级泊位投产使用。全年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深水航道8.2公里;新增吞吐能力1510万吨,其中,集中箱吞吐能力75万标准箱;成功实现了钦州保税港区的封关运作和北海铁山港区的开港运营。到2009年底,北部湾港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46个,港口综合通过能力突破1亿吨,达到1.15亿吨,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末建成亿吨大港目标,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30万标准箱。
黄金水道建设大提速
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全面启动,柳江航道整治工程、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等一批水运项目开工建设;建成贵港至梧州Ⅱ级航道291公里,结束了我区没有2000吨级航道的历史,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末全区内河Ⅱ级航道建设目标。平乐航道分局办公楼和平果航道站按计划完成;全年建成华润(平南)码头、百色港大旺作业区一期工程等一批港口泊位,新增千吨级泊位10个,千吨级泊位达到67个;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1069万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达到5607万吨,为打造亿吨黄金水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路运力规模大提高
随着我区水运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完善和沿江、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路运力规模持续扩大,至2009年底,全区运力已达4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2%,较2005年翻一番。其中,内河运力302.5万载重吨,内河货船平均载重吨由2005年的315吨∕艘增长到2009年的560吨∕艘;沿海运力132.9万载重吨,沿海货船平均载重吨2005年的1112吨∕艘增长到2009年的2780吨∕艘,保持了船舶总吨位增加、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水路运输平稳增长
水路运输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奋力抗灾,积极应对,最终实现止跌回升。去年全区货运量、周转量分别完成9738万吨、605.67亿吨公里,同比下降4.51%和增长21.75%。全区水路客运量、周转量分别完成302万人、1.7亿人公里,同比分别下降11.18%和增长3.22%,其中旅游客运逆势增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桂林市完成旅游客运168万人,同比增长10%;北海市完成旅游客运70.5万人,同比增长17.6%。
港口生产全面攀升
去年全区港口完成吞吐量1.49亿吨,同比增长16.76%。沿海“三港合一”组建成北部湾港后整合效应凸显,在全国港口生产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区港口生产独树一帜,逆势增长。其中,沿海完成货物吞吐量9408万吨,同比增长16.30%,北海港港口吞吐量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14多万吨;钦州港仅两年时间,吞吐量就比2007年翻一番,达到2013多万吨。内河港口完成5496万吨,同比增长17.5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9.06万标箱,同比增长11.5%。全区8个规模以上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48亿吨,同比增长16.91%。
新闻推荐
赵歧阳“天上星星亮晶晶,群众眼睛最分明,狐狸难逃好猎手,贪赃枉法被判刑”。2月的一天傍晚,博白县虽细雨蒙蒙,但该县廉政主题公园内仍人头攒动,一曲曲以廉为题的嘹亮山歌响彻夜空。近年来,...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