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媒体记者参观壮乡河谷集团
“其实百色的农业挺发达的!”昨日,在参观了壮乡河谷集团和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后,来自《南方日报》的记者成希称赞道。
在壮乡河谷集团,色、香、味俱全的桂七青皮芒拉近了广深两地记者与百色之间的距离。“壮乡河谷集团的优势是什么?”“物流是自有的吗?”“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最大的难点是什么”“百色芒果这么好吃,为什么不在广东推广?”壮乡河谷集团董事长陈迪山一坐下,广深两地的媒体记者就把一连串问题抛向他。关于最后一个问题,陈迪山回答:“其实广东的市场我们一直在做,但是没有进行大力推广。等到明年的芒果季,我们计划在广东开展铺天盖地的推广活动。”同时,他表示下个周壮乡河谷集团将会前往广州参加第22届广博会,继续推介百色芒果。“今年我们‘百色芒果行销全国\’在广州站开展活动时,第一天有很多市民排着长队购买,但最后每人只买一个芒果。不过他们第二天、第三天又来了,买得也越来越多。”陈迪山说,“因为广州人比较了解百色芒果,所以我们决定再去推介一次。”在场的广州媒体记者表示,期待下个周在广州与百色芒果再次相遇。
抵达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后,丰硕的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化的铁皮石斛组培和栽培基地让广深两地记者大开眼界,被誉为“仙草”的铁皮石斛,其生长习性、栽培技术、药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都一一被记者们起底。“其实百色炎热的气候不适合铁皮石斛生长,但是我们在这里建起了组培和驯化基地,除了因为这里有非常好的条件和资源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过高温环境培养出来的苗在其他适合种植的地区成活率能达到100%。”在听到工作人员的一番介绍后,两地记者纷纷为百色高科技农业点赞。
新闻推荐
我们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本报记者 李杭洁 通讯员 陆洪波 文/图
老支书苏建华的笔记本,记录了那个年代汪甸大队粮食产量情况。老支书苏建华(右)与老会计陆...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