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桂红在批改学生作业
20年有多长?
“当你全身心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发现20年很短。”
这是获得“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罗桂红给出的回答。她跨出大学校门后,毅然回到生养她的故乡汪甸瑶族乡,回到培育她的母校——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中心小学,接过恩师手中的教鞭。20年来,她从一名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到如今年过不惑,20年在讲坛的辛勤耕耘,她把对教育事业的大爱和自己宝贵的青春献给了最爱的瑶乡儿女。
教师节前夕的“特殊礼物”
“罗老师,你当选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啦。”就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汪甸瑶族乡中心小学的同事林立书和黄文锋给罗桂红发来一条祝贺短信。消息传来,罗桂红感到十分的意外,但她激动的内心很快平静了下来。在罗桂红心里,她知道荣誉的获得既有她的幸福,也有她的汗水和眼泪,更有她20年里与瑶乡教育事业割舍不断的感情和对孩子们的爱。在2014年的全国模范教师的评选中,广西一共25人当选,其中百色有2人当选,而罗桂红就是其中一位。
“这小姑娘真不错”
“罗老师很敬业,她为瑶乡的教育做了很多。”得知罗桂红当选“全国模范教师”后,作为共事20年的同事、汪甸瑶族乡中心小学的校长黄国壮如是评价。在同事的眼里,罗桂红从一名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开始扎根瑶乡的教育事业,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少先队辅导员、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教导主任,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除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爱便是敬业和奉献的精神。
1994年7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罗桂红,毅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回到了培育她的母校——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中心小学,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那年,才21岁的罗桂红在自己的故乡正式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生生源分散,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对外面的新生事物了解甚少,学校没有课外活动,没有艺术教师,什么是乐谱,什么是素描,什么是少先队、鼓号队都不曾听闻。回到落后的故乡,罗桂红作为汪甸瑶族乡为数不多的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之一,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在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兼语文课教师的同时,毅然承担起少先队辅导员的重任。她组建了汪甸瑶族中心小学第一支少先队、鼓号队,并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进行培训,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带领学校文艺队的师生活跃在乡里举办的各类活动上。
新奇、新鲜的知识让瑶乡里的学生们大开眼界,学习热情大大提高。看着年轻的罗桂红奔波于各种活动和教学,学校的老师们对她的敬意油然而生:“这个小姑娘真不错!”
“汗洒瑶乡,我不后悔”
“教书育人是一生的事业,在瑶乡工作的20年,我不后悔。”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罗桂红就决定将教育当做一生的事业来经营。学校和家是她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20年里没有改变。在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之间,她的天平始终偏向了工作。“20年的工作中,要说有遗憾,那么对家庭没有尽足够的责任则是唯一的遗憾。”罗桂红说。
罗桂红与同为教师的爱人长期两地分居,家里还有86岁高龄的母亲和14岁的女儿,家里的重担大部分压在了她的身上,即使如此她也从未因此耽误工作。2010年的一个周末,为了完成校园的美化建设,学校利用周末进行加班,为了让家住得比较远的老师能回家,罗桂红主动承担了剩下的工作,一个人留在学校加班。就在罗桂红忙着工作的时候,女儿打电话来告诉她外婆突然病倒。罗桂红放下手上的工作,飞奔回家将母亲送到医院治疗。母亲刚脱离危险,并安排妥当后罗桂红把女儿留下来照顾母亲,自己又继续回到学校加班。祸不单行,母亲的病情刚好转,女儿又在一次体育课上扭伤了脚。一时间,家里的三个人就有两个需要照顾,罗桂红一个人既要照顾母亲又要照顾女儿,还要上班。尽管如此,罗桂红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不愿请一天假。
“工作时间忙,下班时间还忙……”罗桂红为了学校的事情近乎疯狂地忙碌。很多次,女儿在家看到别人的父母都回家了还不见自己的母亲回来,于是不停地打电话:“妈妈,别人都回来了,你怎么还没有回来。”每次,面对女儿的问题,罗桂红总是心情复杂,无言以答,在她的心底却是对家人无限的愧疚。
看到罗桂红对教育事业执着地付出,家人的态度也慢慢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现在每次要忙碌的时候,罗桂红打个电话回家,母亲就帮她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的,加班晚归丈夫又到学校接送。“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给了我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上。”罗桂红说。
付出总会有收获,罗桂红20年里的辛苦耕耘,被一个个荣誉记录着。“八桂优秀乡村教师”、“右江区优秀教师”、“两基先进个人”以及刚刚获得的“全国模范教师”,各种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堆满了墙壁。面对这些荣誉,罗桂红总是淡淡一笑,“荣誉只是个符号,真正值得高兴的是回过头来,看到在自己努力下很多学生走出了大山,这才是一种平淡真实的自豪感。”每年教师节,当收到走出大山后的学生给自己发来的慰问短信时,就是罗桂红感到最欣慰,最幸福的时候。
“在瑶乡挥洒汗水,我不曾后悔。”20年间,在汪甸瑶族乡教育岗位上的工作,罗桂红虽无太多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正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用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诠释了青春,并把最美好的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她最爱的瑶乡儿女。
平淡中的真爱
在汪甸瑶族乡工作的20年里,罗桂红变的是工作岗位和任务,不变的却是她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干劲,以及对瑶乡学生的爱和责任感。在这20年的教学工作中,她是充实并快乐的。“在教育的热土上,不追求轰轰烈烈的表象,而要立足于平平淡淡的真诚,实实在在的耕耘,这才是爱的真谛。”这是罗桂红对教育的理解。她把自己对教育的爱诠释在了平凡的教学工作中。
在罗桂红的班级,曾经有一名叫罗银妹的小女孩,刚出生十几天就被父母狠心地留在了外婆家,一留就是十几年,罗银妹从没见过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什么叫父爱母爱。得知该学生的情况,罗桂红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她利用课余时间找那名女孩聊天,还悄悄给她好吃的,把自己女儿的漂亮衣服拿给她穿,还多次送她回家。无微不至的关爱,让缺少父爱母爱的罗银妹十分感动。
2004年,在罗桂红担任一年级课改实验班班主任期间,几名来自偏远瑶寨的学生,由于语言不通加上首次离家,生活难以自理。知道情况后,罗桂红像关爱自己小孩那样,一步步教这几名学生蒸饭、洗衣服、叠被子、洗澡,遇到实在不懂做的学生,她就亲自帮学生洗衣服、洗澡。
在许多教师的眼里,班主任是累人、烦人的苦差,然而长期和学生交心,罗桂红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老师是白纸的绘画者,老师的职责就是让这些白纸变得色彩斑斓。”罗桂红说。在这样的想法支配下,她连续5年担任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该校在低年级教学工作岗位上干得最久的一位。从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一步一步,罗桂红教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和做人。
新闻推荐
国庆长假租车市场火爆 价格较平时上涨50元/天 □本报记者 卢 茜
国庆长假期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自驾游,自然也有一些自驾游的市民选择租车出行。日前,记者走访了解到,国庆长假租车价格普遍上涨,部分车型价格上涨50~100元...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