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百色新闻 > 正文

花旦谈戏:人生是一出好戏□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4-10-10 03:29   https://www.yybnet.net/

郭黎明当年挂在剧院的招牌照。采访中郭黎明即兴摆出当年的招牌手势。  

走在鹅城的街头巷尾,相信大家对那铿锵婉转的粤剧声不会陌生。清朝道光年间百色城的艺人组建业余戏班演唱“广腔戏”,清朝末年广州新康年粤剧团来百色演出后,广东戏班频频到百色演出;1941年“南国诗人”梁宗岱先生与粤剧花旦甘少苏在百色的传奇结合……所有的这些,都给百色粤剧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粤剧逐步受到鹅城居民的喜爱……斗转星移,一晃百多年过去了,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百色粤剧的戏里戏外,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本报记者查阅典籍、寻访粤剧老艺人,并与鹅城粤剧迷们交谈,与大家重温百色粤韵。

百色市区两老太太街上见面,甲老太太瞧着乙老太太惊讶地问:“咦,你不是那个郭‘明星\’么?”乙老太太答:“我是郭黎明。”甲老太太拍手道:“对,就是你,年轻的时候经常想你想到睡不着?”这回乙老太太也惊讶:“都是女人怎么会想到那种程度?”甲老太太笑着说:“你不懂哟,当年我最爱听你演唱的粤剧了,痴迷得天还没亮就去排队买票;晚上为赶去看你的演出,婆婆骂我只顾着看戏,孩子不管、家务也不做……”

今年75岁高龄的郭黎明,虽然离开粤剧舞台多年,上街仍不时被当年的“粉丝”拦路叙话。

郭黎明,1938年出生,南宁扶绥县(现属崇左管辖)人,一生从事粤剧工作,国家二级演员,幼年随父母在中越边境一带唱粤剧,后来拜剧团师傅学艺,练就一身好技艺,一度在百色地区粤剧团当正印花旦,演唱著名剧目《十三妹大闹能仁寺》、《十五贯》、《搜书院》、《夜吊白芙蓉》、《江姐》、《刘胡兰》等,为戏迷们所追捧,风云一时,人称之为“明星”、“红线女”、“花旦”等。

“我出身梨园,年轻时很红,很多人都喜欢我,感觉才一阵风吹过,就老成这样了。”郭黎明淡然回忆道,“人生呐,还真是一出好戏。”这位谈吐得体、用词典雅的老太太,说话很坦率,初见面时,记者问墙上美丽的姑娘是否是她年轻的时候?她乐呵呵地说,年轻的时候,谁不美?

郭黎明的父亲郭民生当年是一个粤剧班的班主,他带着数十人在中越边境一带巡回卖唱讨生活,郭黎明在越南度过了7年的童年时光。到茶楼、酒馆、街边卖唱,在关帝庙及破旧的屋子住宿,充满着郭黎明的童年记忆。作为班主,父亲要解决剧班人员的生存问题,压力很大。有时候因为父亲赌钱输了,大家生活无着落,一次,母亲还让她到饭店里去买锅巴来熬粥分给大家吃。为抵赌债,郭黎明曾被父亲卖到财主家当丫鬟,每次都是疼爱她的小妈黎瑞麟拿钱去把她赎回来。

艰苦的漂泊生活,让郭黎明从小就很懂事,在剧团长大,耳濡目染粤剧,郭黎明才几岁就能背诵大段大段的唱词。9岁那年,她初次登台,虽然只有一个动作(哭着喊“我要妈妈”),却赢得一阵掌声,退场后剧班的前辈称赞她:“小黎明,你是个好苗子。”

解放后,郭黎明随剧班回到靖西,并于1953年回到百色。郭民生的剧班约半数人跟他到了百色,再加上百色各地的新成员,他们组成了胜利粤剧团(即后来的百色地区粤剧团)。正值豆蔻年华的郭黎明正式拜剧团里的郑吕松(拉二胡)、石燕飞(武术)为师学艺。

“当学徒后,每天我提前一个小时练功,大家起来练习时,我已经练完一次,接着又跟大家练习。”郭黎明在回忆录中写到,她还经常注意前辈演出,偷师学艺,有演员因故不能演出时,她总去争取顶替,角色逐渐从丫鬟到主要配角。由于勤学苦练,进步快,郭黎明在剧团崭露头角。

1957年,郭黎明被组织保送到广西文艺干部学校进修,得粤剧名师罗紫兰、邓少秋、花倩红等人悉心指导。回到百色后,郭黎明开始当主演,很快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年轻演员。

“培养剧团花旦,很不容易,身高体型要适中,人要聪明长得漂亮,嗓子要好,练功勤快那更不用说了。”郭黎明说,她爱粤剧,听唱一辈子,至今收藏着上百套经典粤剧光碟。

1977年,郭黎明已经在百色汽车总站大修厂当了8年工人,她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回不到舞台了。但“文革”一结束,百色粤剧爱好者就自发组建业余粤剧团,四处演唱。一天,文化馆的老干部杨光璧和百色业余粤剧团团长找到她,请她出山唱戏,“出来就唱《十五贯》,这个戏当时政治意味强,有‘平反\’冤屈的意味,大家都爱听,连续走场演了15天,杨先生帮我跟工厂请假,还说我是人才,要重用,从此,我也感到重获自由,又可以放开唱粤剧了。”郭黎明回忆道。

郭黎明复出不久,百色粤剧团恢复,接着《搜书院》、《夜吊白芙蓉》、《帅堂斩子》等剧目接连上演,郭黎明作为当家花旦,迎来人生事业的最高峰。在《夜吊白芙蓉》中,文武生罗京扬和花旦郭黎明别出心裁地突破原有的表演模式——让罗京扬边抱着郭黎明边跟花花公子的手下打斗,赢得了观众的尖叫声与掌声之后,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黎明当时红到什么程度?用她自己的话说,粤剧团恢复时,她在太平街的粤剧院里连唱《搜书院》16晚,《夜吊白芙蓉》13晚,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当时天没亮,团长就叫她起来看“粉丝”们用砖头、猪笼站位排队等买票,为抢票,“粉丝”们常在售票窗口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对骂起来,有时买了票得知郭黎明休息不出场,很多人又纷纷退票,团长只好派人到家里请她去救场……

因为太红,郭黎明的婚姻差点被“粉丝”们“破坏”,她跟先生庞祖荫谈恋爱时,被“粉丝”打探到庞祖荫是外地人,怕将来会调离百色带走他们的“郭明星”,几个老婆子竟然跑到庞祖荫工作的右江医专(今右江民族医学院),准备“臭骂”庞祖荫一顿,让他知难而退……

当容颜被时间的风吹老,郭黎明在一些老年人聚会的场合还会给大家献唱粤剧,不少人惊讶于她的粤剧之声。老朋友杨光璧最近听了她的演唱之后,感慨之余,写下一首赞美诗,制成牌匾送给她,诗曰:

凌云壮志数十春,粤团剧苑苦耕耘。巧吐唱腔音声脆,娇姿艳态展经纶。独秀超群人敬仰,德才生辉上荧屏。观众慕名寻雅趣,来欣“花旦”郭黎明。

新闻推荐

电梯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但记者发现部分市民带孩子上电梯时疏于照看—— 乘坐手扶电梯时请看管好您的孩子 □本报记者 蔡 明 文/图

一名儿童独自乘坐手扶电梯  2013年5月16日,广东省湛江市一名两岁女童独自乘坐手扶电梯惨被切断脚;今...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花旦谈戏:人生是一出好戏□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