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照德
通讯员
黄正民
近年来,鹅城巷庆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文娱活动与长桌宴,热热闹闹中互帮互助、互敬互爱,邻里和睦,亲如一家,传递出一股股感人的人间正能量。
在百色城,最早举办巷庆的当属文明街祥庆巷,早在2007年,该巷就在一群“姐妹帮”的带动下,开始筹划举办巷庆活动,几年后,她们操办的巷庆还曾上了中央电视台……
近日,记者再访文明街祥庆巷发现,小巷子互助互爱的邻里情日益浓烈,这种感情充满在107户居民的心中,传递到小巷之外。
不久前,祥庆巷一位中年男子突然脑溢血死亡,家中只有死者90岁的老父亲在,一时之间无法处理后事,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添了几分悲伤。小巷街坊苏武兴得知后,立即赶到帮忙,有条不紊地帮逝者擦洗身体、剃头、穿寿衣、寿鞋袜等,这些辛苦的脏活累活,苏武兴都做好了,让其老父亲及外头赶回来的亲人感激不已。苏武兴在巷子里是个出了名的热心人,从这件事可见一斑,他还有一个哥哥苏辉兴,是园林退休工人,也很乐于助人,他对家用水电系统工作很熟悉,巷子里哪家水电有故障,他总是随叫随到帮忙处理,拉水管、修电闸、换灯管(泡)等事情,十几年来他不知做了多少,大家都很感激他,他总说:“小事情,帮助邻里,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祥庆巷里,还有几个热心的退休文化工作者,他们经常帮助一些巷中孤老病穷的居民写家庭经济材料,递交给社区,为他们申请低保及相关国家补助。“我不识字,根本不懂得国家有什么补助,没有黄老师他们帮我写,我都不懂怎么办呢?”55岁的陈碧珠对记者说,她和家婆的低保申请都是巷子里的热心老人帮写的,“因为我没小孩,没工作,有了低保,生活就有了保障。”
点点滴滴的邻里互帮互助之爱,滋润着祥庆巷的新一代,让他们早早懂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的重要性。不久前,一位山东梁山的农村妇女来到百色打工,文化低收入少,家里两个孩子缺少过冬衣服,30多岁的祥庆巷居民黄昱知道后,发动巷里居民捐赠旧衣物,交给这位山东妇女,让她远在家乡的孩子收到来自百色的暖心礼物。
祥庆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在这条小巷子里,奏响了新时代互助互爱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对她,我改变了看法 □百色市拉域小学六(1)班 小记者 杨 花
我一向讨厌家里的母鸡。每天早上,她都会“咕咕咕”叫个没完没了。下午要是生了个蛋,她就会“咯咯哒!咯咯哒!……”唱得一声比一声响亮。
&...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