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与南国文化也是《兵变》的亮点。为真实再现1929年“南宁兵变”的光辉革命历史,表达当代人对革命先辈的瞻仰,对历史的敬重,对如今和平生活的珍惜向往,《兵变》很多镜头和场景在南宁实地拍摄,为的是增强历史真实感和地域人文特色。导演李依璠说“我们把一些南宁地域特色的东西通过剧情展现出来,比如实地拍摄新会书院、邕江、青秀山、骑楼等。用地域与人文反映南宁那个时代的真实背景,反映那个时代的故事脉络。”
地域特色成亮点
《兵变》的创作、制作的是重大题材的主旋律作品,主创班底以出精品的意识多次到南宁和百色实地考察调研,实地取景拍摄,同时认真考究1929年南宁风貌和民俗,做到尊重历史,靠近历史,再现历史。《兵变》将南宁这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搬上荧幕,对于宣传南宁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如今的南宁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城市,让城市和人民不忘历史显得尤为重要。
《兵变》展示了当年的邕江和邕江码头。邕江作为南宁的母亲河,江水清澈,波光潋滟,两岸绿草如茵;邕江码头大船穿梭往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当年兵变提供地理环境,繁华商贸聚集地为从事革命活动提供社会环境。在剧中,覃文邕与林瑶的浪漫爱情被安排在江边,凄美的爱情与缓缓的江水是那么契合;重要的会面、谍战、枪战情节被安排在码头;船来人往的码头与战争活动密切相关。悠悠邕江流向远方,却带不走那段难忘的革命历史;邕江码头历经沧海桑田,那斑驳石阶如今依然见证战火硝烟的岁月。青秀山旧时称青山,翠竹如海,树木葱葱;邕江边的青山,蜿蜒起伏,俯视南宁;青山曾留下多少文人墨客的足迹,也是革命家追求真理的良好场所,绿水青山同样是南宁兵变岁月的见证。
南宁新会书院在剧中出现的情节是覃文邕与于昌为的斗智斗勇:一边是敌我双方的斡旋、探底;一边是传统粤剧的精彩演绎;这边是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那边缠绵悱恻艺术的柔情倾诉。南宁新会书院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示其特殊的历史身份和人文意义。《兵变》还不经意地展示了南宁特色建筑骑楼和南宁人钟爱的老友粉饮食。作为文化符号或者文化点缀,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无疑增添了南宁人看剧的亲切感和认同度,同时也向外籍观众传递了南宁历史和特色文化的悠久。
纵观《兵变1929》,南宁制造的这一部主旋律作品已经亮相南宁,并且精彩荧屏,获得各方好评。《兵变》的成功,应该还有更多的因素,如成熟老到的导演手法,极具观赏性的专业摄影,符合历史的人物、服饰造型,优美悦耳又能营造情景的音乐和主题歌等等。当然,《兵变》还没有达到一部连续剧完美的境界,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有些镜头对话过长,有些细节拖沓,有些化妆失真,有些战争场面过于简单等。但瑕不掩瑜,整体的优良品质是最重要的。透过《兵变》,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南宁制造还能够创作、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影视作品,不仅精彩南宁,一定会精彩全国。
演员表演自然而真实
电视剧的表演是否成功,成为是否留得住观众的重要因素。在当下播出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失真的表演:原本微小的矛盾纠结被不节制地放大,演员都在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手舞足蹈,生怕观众不知道、不在意。这种太刻意或过于夸大的表演反而是对电视剧的一种伤害,也是把观众当幼稚的表现。看《兵变》中演员的表演是自然的、真实的、生活化的。演员的表演根据情节的需要展开,演员的表现遵循角色的性格展开。
如表现覃文邕在与于昌为的侦察与反侦察中,曹炳坤饰演的覃文邕,角色的英勇机智完全是根据情节的需要来说话和表演,危机时语言的低沉、眼神的坚定、肢体的敏捷,无不体现了一个军人的职业特征,体现一个打入敌方内部中共党员的淡定和高超智慧;覃文邕与林瑶的爱情,在绿色的田园里,在丽日蓝天下,林瑶的纯洁、多情、对幸福爱情的向往、执著,通过林瑶洁白的服饰、轻盈的体态、甜美的微笑表现得淋漓尽致;哪怕在覃文邕故意疏远她、冷落她,让她对爱情死心时,她依然没有歇斯底里,依然用符合身份的高贵和矜持,坚守爱情。演员高露对林瑶的把握很生活化、很准确,赢得观众的喜爱。覃文邕在《兵变》中同样展示了温情的一面, 曹炳坤对覃文邕角色的理解和再现是深刻的。覃文邕内心对林瑶从未改变的思念与爱恋却因为自己的身份和事业不得不在表面拒绝林瑶、冷落林瑶。但他的内心其实在遭受煎熬,遭受难以言说的痛苦折磨,演员要在镜头前真实地表现出这种复杂情绪是需要相当的艺术造诣的。观众对覃文邕的喜爱就是对演员塑造角色的认可。剧中覃文海的扮演者张浩天和瞿莎的扮演者何昊阳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作为年轻演员张浩天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覃文海人生中三次大的起落变化,而且做到层次清晰,人物命运转化,内心性格变化随剧情推进而变化。演员在镜头前以真实的表演让观众看到他的性格与命运变化的轨迹。尤其是覃文海在章云林与林瑶婚礼上的大闹阴谋,完成了他人生的彻底蜕变,为他悲剧人生设下伏笔。瞿莎的扮演者何昊阳在剧中的表演也很精彩,一是漂亮形象与间谍的身份反差很大,但她的表演却很自然流畅,没有生硬感;二是她在剧中与覃文邕谍战式的纠葛中不知不觉的被覃文邕吸引,并下意识地喜欢上了覃文邕。这段情感是复杂而极其矛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她表演的分寸感拿捏得很好。《兵变》好故事为演员提供了好的表演平台;演员的好表演又让观众过目不忘。
一部长篇电视剧要紧紧吸引观众,节奏的控制、把握很重要。《兵变》长达35集,首播时观众一直追看,许多观众一集不落,边看边赞“很好看,想不到拍得这么好!”笔者以为好看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兵变》的节奏功不可没。在《兵变》中,关于谍战的戏拍得惊险、紧张、节奏紧凑、扣人心弦;关于战争的戏拍得颇为大气,场面激烈、枪林弹雨、战火缭绕;关于情感的戏拍得具体、细腻、真实、真诚。整部剧显得跌宕起伏、有张有弛,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节奏随剧情步步展开,很适合观众欣赏的习惯,自然受到观众青睐。
《兵变》的成功在于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复杂故事;这个故事是主旋律的,是带着理想色彩的;但故事没有生硬的说教痕迹,而是在复杂的故事中强烈突出信仰的力量;在复杂曲折的情节中刻画了一系列有性格、有理想、有血性、有担当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最主要的人物、中心人物就是以覃文邕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形象,他们真实高大,令人敬佩。(陆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宗文)暖暖爱意洋溢,四处笔墨飘香。17日,韦克义、张文学、陈庆珠、谭明彪、仇文峰、莫振宁、周作炳等多位知名书画家会聚南宁。书画名家共襄善举,各自捐出精品力作,将拍卖所得捐赠给多年...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