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丹婷
一栋栋别墅,整齐的绿化带萦绕门前屋后;干净的村道上,处处鸟语花香,村民或悠闲地坐在家门口聊天,或在书屋中捧书充电、在广场跳舞休闲。在百色市永乐镇上,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不少城里人都“羡慕嫉妒”,它便是荣获“全国文明村”的百色华润希望小镇。
“我们现在的身份,更像工人!”社区主任李钊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自己和其他村民一样,通过土地流转把家里的田地租给企业管理,每亩地每年有1500元-2000元的租金,农民以工人的身份在土地上继续劳作,每天打卡上班还有80元左右的收入。过去在深圳打工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李钊每天除了帮农场组织协调村民打工、完成村干部常规工作外,剩下的工作就是打理家里100多棵芒果树。如今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摇椅上,注视着玩闹的孩子:“在家门口打工,每天能陪着孩子成长,实在是太幸福了。”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距离百色城20公里,坐落在美丽的澄碧湖畔。小镇属于农村社区建制,隶属于右江区永乐镇,由原西乐村、北乐村等4个自然屯重组而成,是目前百色市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
企业不仅整合田地,还统一规划改造小镇的村容村貌,通过企业出一部分、村民出一部分的方式,帮助村民建起了幢幢小别墅;小镇还完善水、电、路网和排水排污系统,建有人工生态湿地、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路灯、休闲广场,配套文化站、敬老院、卫生院等公共服务;为了保持干净整洁的面貌,每天有专人物业,对小镇的道路、绿化带、房前屋后的卫生进行免费打扫维护。
“当上了‘包租婆\’,这样的生活很舒服!”村民周阿姨说,小镇没有改造之前,自己每天都要下地伺候西瓜冬菜,不仅辛苦还饱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如今把地租给企业打理后,每年不用承担农业风险,就能有固定收入。周阿姨现在到外地帮女儿带孩子,有时会回家住一段日子,偶尔还到各地旅游,生活过得很潇洒。
土地流转整合后,小镇居民收入由单一的不稳定的种植收入变为合作社工资+合作社分红+土地流转收入,把农民群众从“单打独斗”引向团队合作发展,农民收入由单一种植收益向复合收益转变。种植领域里最大的难题——农产品销售,也通过“农超对接”销售模式,由华润万家超市统一收购得以解决。2014年,小镇居民人均纯收入1.34万元,比2008年建立小镇前增加1万元。
“许多出去打工的人也回来了。”永乐镇宣委朱龙飞说,在这之前,这里的农民跟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谋生,近几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也被家乡的美好前景吸引返乡。周末有不少城里人驾车来到小镇上,感受小镇惬意悠闲的乡村生活。和全家人一起来采摘小番茄的百色市民杨女士说:“小镇居民的文明生活真让我们这些城里人‘羡慕嫉妒\’!”
新闻推荐
依法治路保畅通 ——百色高速公路管理处百色路政大队执法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吴丽萍本报通讯员李佳徽G80广昆高速公路百色至罗村口路段于2005年12月建成通车,是广西和云南第一条相接的高速公路,自治区百色高速公路管理处(路政执法支队)百色路政执法大队(以下简称百色路...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