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东新闻 > 正文

让自我发展能力无限放大

来源:广西日报 2012-04-23 19: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徐顺东 本报通讯员 韦文孟

新一轮扶贫开发,从教育、基础设施、产业等方向入手,这已经形成共识。

如何落到实处?

在田东,为农民自我发展留足空间,全县一直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如今,年轻人已纳入技术培训范畴;农村金融难题已经突破;绿色银行的经济效益正在凸显。

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在逐步壮大。

教育培训:务工人均收入增3750元

“吃技术饭跟卖苦力就是不一样。以前的工资是几百元,现在是3000多元,这多亏参加了县里的培训。”3月底,在广州打工的陇穷村村民谢艳世回家探亲,笑得很开心。

田东在外县打工的农民工约有8万人,但务工的技能不高,收入不理想。2009年开始,依托职校、“农家课堂”等平台,该县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仅2010年以来,参训人数就达3万多人次,文化素质、农技水平和劳动技能得到升级,尝到了收入提高的甜头。据统计,全县劳务年总收入比先前约增加3亿元,如此一来,两年时间,务工人员平均收入增加了3750元。

2011年,田东争取到国家教育扶贫试点项目“百川励志班”,471名贫困生免费到田东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等到毕业后,贫困生到城市就业、安居,这是教育移民,是一种减少贫困人口的新型扶贫方式,影响深远而重大。”田东县扶贫办一位领导如是说。

打开“金锁”:金融助力造就百万富翁

在农村,家门口发展生产或创业,最需要啥?

资金!

2008年底,田东县以小额信贷为手段,以促进农户脱贫致富作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试水”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各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依照信用评分结果给农户发放无需联保、担保、抵押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基本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满足了农民合理的资金需求。

作登瑶族乡摩天岭村原先是一个贫困瑶族村寨,自2009年以来,村民们凭借信用等级,先后向田东县农村商业银行贷款500多万元,购买了50多台钩机揽活,很快就走上了发家致富路。村民陆升烈不到30岁,家产就达200多万元。如今,该村已经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据统计,2011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14元,增长21.6%,总量和增速均居百色市首位。

恢复生态:一根竹子演绎致富传奇

在田东县祥周镇驮仙村,一户农家贴着这样一副对联:敢叫石山披绿装,脱贫致富奔小康。放眼望去,该村山上满是青翠欲滴的竹子。

村支书韦世杰乐呵呵地说:“这一坡坡林木就是一个个绿色银行,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世世代代可以享用。”这话道出了田东县广大贫困群众的共同心声。

2006年,田东全县石漠化面积35.5万亩,是耕地面积的90.3%。

难道这35.5万亩山地一点价值都没有吗?

在加强沼气池建设的同时,2007年,田东县开始实施“山上竹海”工程,以每年种5万亩的速度强力推进。目前全县已种竹27万亩,鲜竹产值4亿多元,以4.6万户竹农算,每户每年收入8000多元。因为竹子增量,金荣纸业公司林浆纸一体化越做越大,年工业总产值3亿元以上。田东县用一根小竹子撬动起一个生态大工程,书写了扶贫致富的传奇。

新闻推荐

田东争创“新一轮扶贫开发典范县”

本报田东讯(记者/徐顺东通讯员/刘德磊韦文孟)4月26日,广西师范学院向定点帮扶的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接村捐赠100万元,实施八大扶贫项目;5月3日,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陇穷村教育帮扶基金项目启动,每学年...

田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田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自我发展能力无限放大)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