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岷县漳县地震一周年 特刊】“攒劲”支书

来源:甘肃日报 2014-07-23 17:57   https://www.yybnet.net/

【岷县漳县地震一周年 特刊】“攒劲”支书

“攒劲”支书

本报记者 齐兴福

中等身材,黝黑的脸膛,卷曲的黑发中夹杂着些许与年龄不符的白发——他叫米琪刚,39岁,岷县中寨镇马崖村党支部书记。

7月17日,记者在马崖村见到米琪刚时,他正指挥着几位村民从大货车上卸瓦片。有人在车上搬,有人在地上接,米琪刚不停地喊:“慢点,慢点。一块瓦2元多哩,这么远拉来不容易。”

这里是马崖村灾后集中安置点,马路的两侧,新建的民房已初具规模。大部分的房屋已经盖到第二层,有些房屋已经主体封顶。

“主体封顶后,就是屋顶盖瓦、墙体粉刷、室内装修了。”米琪刚说,眼前正在卸的这些瓦片是他从靖远县拉来的。

一个月前,米琪刚提早着手,根据县上提供的砖瓦信息,与靖远的一家瓦厂取得了联系。起初,厂家每片瓦的要价是3.2元。

“这个价格有点高,去年的地震让家家户户损失惨重,能省的地方一定要省。”为此,米琪刚和厂家一遍遍联系,一次次讲价,3元、2.8元、2.6元……最终,一片瓦的价格以2.28元敲定。

“一块瓦省了9毛2,真不容易啊,米书记就是这样的人,为了群众的事,几乎都豁上命了。”带着记者采访的中寨镇纪委书记王茹芸笑着说。

在马崖村,米琪刚的“拼命”是出了名的。去年地震发生后,他几天几夜不曾合眼,救人、运送伤员、清理废墟、转移物资,之后又忙着分发物资,搭建帐篷。家里的房屋,有的倒塌,有的成了危房,他根本没有时间收拾。

“忙些、累些都不怕,怕的就是给群众协调做工作。”米琪刚说,灾后重建开始后,集中安置点的选择成为一个大问题。他们选中的这块地,一部分是耕地,还有一部分是集体的荒滩地。为了征地,他一遍一遍上门做工作,但短时间内很难得到群众的理解。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有几户群众的工作做不下来。

“没办法,只能继续登门。”米琪刚说,为了避免尴尬,他自己买上酒肉,上门“蹭饭”,“都是乡里乡亲,几杯酒下肚,问题总算解决了”。

“为老百姓做事,最基本的就是要讲原则,公平、公正。”米琪刚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此,有个别人却不甚理解。

不久前,一位村民因为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绝,竟然跑到了米琪刚的家里,辱骂米琪刚的妻子。几天后,米琪刚家的窗户玻璃被人用石头打碎。

“媳妇当时就被骂哭了,给我打来电话,让我不要干了……”米琪刚说,震后,他忙着村上的事,家里的所有活都压在了媳妇身上,有时候想想,也真对不起她。

在本地做生意的弟弟也给米琪刚打来了电话:“你拿多少钱的工资干着惹人的活?来跟我干吧!”

“这么多群众,我的工作肯定做不到让所有的人满意,再说,灾后重建还没有完,这个时候撂挑子,我成了什么人?就算是这么忙,还不被人理解,有时候真觉得很委屈……”说这话时,米琪刚把头扭向一边,眼睛有点发红。

“在绝大部分群众的眼里,他绝对是个攒劲人,没有私心,一门心思为群众做事,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王茹芸说。

新闻推荐

旱塬广种“摇钱树”

旱塬广种“摇钱树”本报记者李保荣通讯员宋秉棣马振敦清明刚过,记者驱车来到靖远县东升乡新联村林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灰枣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百亩梯形枣园层层叠叠,横竖成行的枣树苗生机勃勃。“灰枣...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岷县漳县地震一周年 特刊】“攒劲”支书)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