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是物质的贫乏,但归根结底还是知识的缺乏。
教育,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的方式之一。
夏末秋初,走进白银市三县两区,各类学校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齐全的实验器材、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向人们证实着白银人扶贫先扶智的视野以及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决心。
白银市扎实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扶贫先扶智,这一***的攻坚战,正在白银大地倾力推进。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教育发展基础中的基础,学前教育在白银市各地焕发出了活力。
白银市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在各县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改造建设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
2015年以来,争取落实专项补助资金2.315亿元,改扩建贫困村小学附设幼儿园457所。其中:2015年实施省政府惠民实事“939”幼儿园建设项目63个,市上改扩建贫困村小学附设幼儿园40所,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2016年实施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项目354个,已开工建设项目278个,其余项目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已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3.19%。
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经济正面临新的挑战——转型升级,而这最终要归结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与经济转型发展同步,是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为了助力“拔穷根”,白银市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
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在白银城区重点办好2所综合性职业学校,各县区办好1所职教中心,重点打造焊接、烹饪、物流、现代农艺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特色专业,更好地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实行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扩大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适龄学生面。提高市县级职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能力,广泛开展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使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一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北京正筋堂中医技术研究所、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紧密合作,有效促进了工学结合,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令人更加欣喜的是,白银市争取落实资金1.2亿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改善贫困县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2016年全市中职计划招生5000人,计划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
一位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教师说:“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如果后续培训教育跟不上,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年龄大了,有可能再沦为贫困人口。如今,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会实现就业,并实现增收致富。”
均衡是义务教育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白银市突出“兜底线”,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全面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精心组织实施贫困地区“全面改薄”项目。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中小学和教学点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白银区、平川区、景泰县实现“班班通”全覆盖,会宁县、靖远县“班班通”覆盖率分别达到85%、72%,2016年底实现全覆盖。
2014至2015年,白银市累计落实改薄项目资金7.53亿元,项目建设总进度分别为83.44%和64.89%,设备配备项目基本完成,土建类中小型项目全部完工。2016年,已落实改薄资金1.88亿元,第一、二批项目计划批复已下达,各县区已相继开工建设。白银区、平川区、景泰县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42%。
因为上不起学,所以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所以挣不到钱……由此可见,贫困的始作俑者确实和“教育”脱不了干系。为此,白银市围绕“促公平”,着力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每个贫困孩子“无忧上学”。
2015年,为建档立卡的4676名贫困家庭幼儿免除保教费233.8万元;为16366名中职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629.75万元,免除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学费2245.42万元;资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6339人3265.66万元;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3.92万人次2.24亿元,市级贴息和风险补偿金47.2万元。
2016年春季,为全市***建档立卡户的4698名贫困学前家庭幼儿发放免(补)保教费234.9万元;为9831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393.24万元;为3575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省内高职院校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1787.5万元,省内高职院校贫困家庭2581名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1290.5万元。
配合省上支持省属医学院校加大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医生的力度,争取一定名额的招生计划,专门用于白银市贫困县区乡村全科医生定向培养。目前,白银市贫困地区国家专项录取学生856名、地方专项录取239名,***专项录取94名,革命老区专项录取74名等。
这些实实在在的“实惠”,让白银市干部群众感受真切。家住四龙路的张海燕女士说:“我家是贫困户,一直以来供在职业学校上学的孩子比较吃力。而没想到的是,去年我的孩子学费免除了很大一部分,这让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白银市重点“强保障”,着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有关要求,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积极落实教师待遇,对贫困县区乡村幼儿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予以倾斜。
2015年来,全市通过多种形式招考幼儿教师598名。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政策,共为12495名教师发放生活补助3061.8万元。提高贫困县区学校班主任待遇,共发放班主任津贴2881万元。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保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精准对接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短缺实际,定向培养乡村幼儿园教师。每年组织乡镇中学幼儿园教师到贫困地区小学附设幼儿园开展巡回支教,并安排城乡教师、校长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开展一定期限的支教和挂职。
2015年来,全市共落实培训经费1683.22万元,培训教师2.66万人次,其中农村贫困地区教师5600人次,全面提升了贫困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这一切,家长和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白银区第二幼儿园这两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得非常快,尤其是教师的数量也和学生的比例更加趋于合理,这让我们家长对于孩子在这里上学,更加放心了!”白银区第二幼儿园学生家长张女士说道。
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的重要任务。在强力推进教育***的道路上,白银市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子,带动困难群众拔掉“穷根”,朝着“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技能、家家能致富”的目标迈进。教育的力量正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扶贫事业的根基。
新闻推荐
现将市委研究拟提拔任职及平级转任重要职务的王复文等9名同志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如发现廉洁自律、计划生育等方面有影响任职的问题,可通过电话、来信、面谈等形式反映,我...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