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崔小梅是固镇县的一名内科大夫,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经常能遇到患者治疗需要输血救命,血液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的延续。十年前,崔小梅开始无偿献血,每次都是400毫升,半年献一次,这已成为一种无声约定。
“作为一名内科大夫,平时遇到需要用血的病人多为白血病和消化道出血,有时血液紧张的时候,比如好几个病人都需要用血,真的没有办法,病人和医生都急得团团转。”固镇卫校毕业的崔小梅,一直都在从事着最基础的医疗救治,10年前,刚上班几年的她,亲身经历了一次白血病患者缺血无法得到及时救治,便决定用自身的力量奉献社会。
2009年1月的一天,正在固镇县逛街的崔小梅,在黄园路新华书店附近看到一辆采血车,没有任何犹豫,她便上车捐献了400毫升。“第一次献血没有任何感觉,不晕血,正常得很,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原因。”崔小梅说,献血确实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身体健康,在自己身上最大的体会就是,平时很少生病,十年来感冒发热都很少。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同事也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
那时候献血的人并不多,加上在县里,很多年龄大的人都认为献血会伤身体。崔小梅说,这在平时临床治疗中就能感受到,有时候一些老年人化验血液,抽了几小管血后,就心疼得不得了,会心疼地说:“哎呀,怎么抽那么多血呀!什么时候才能补上,快搞点老母鸡汤补一补。”这时,她就会劝老人,这几管血只有二三十毫升,能检测出不同的血液疾病,人体损失的那点血,根本没有事的,而且适当献血对身体有好处。
崔小梅生活在一个医生世家,丈夫和公婆都是医生,对于她十年如一日无偿献血,家人全力支持。她的丈夫深受感动,曾经去献血两次,但一度晕血,不得不停下。崔小梅得知后,没有笑话丈夫,反而向他表示敬佩,安慰他有些人看到血就晕,既然不适合献血,那就做一名无偿献血宣传志愿者吧!
在崔小梅的影响下,她的儿子从小就对无偿献血表示敬佩。“儿子如今已经上初二了,从小就问我,你的血别人怎么能用呢。”崔小梅说,经过向儿子介绍献血常识,儿子觉得无偿献血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长大了也要无偿献血。
多年的爱心奉献,崔小梅献血量已经达到8000毫升,并获得了2014-2015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6-2017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的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康家佳在金安区东市街道军民社区,提及“钻石”理发店老板李闯,不少居民对他称赞有加,他不仅服务好、手艺好...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