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在外打工的人像往年一样,几乎天天在村头聚会,说说打工的事。 ”正月初六,怀远县常坟镇张沟村村头,村民赵春风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期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们都要趁着返乡过年聚一聚,地点多半选在村民赵大培家门前的马路边。
往年聚会,村民的话题主要是哪里有活干、能按时结工钱。后来,聚会的话题集中在比哪家企业生产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今年,最受关注的话题却是“返乡”,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38岁的赵春风十六七岁时就外出打工,是聚会的主角之一,村里哪家有人想要外出打工,总爱向他打听、请教,赵春风曾介绍过村民到浙江东阳打工。不过眼下,村里仍留在那里的只有赵春风夫妻了,其他人已经返乡找到了工作。参加聚会的村民张小勇说,不少村民选择在家门口打工、做小生意,老人孩子都能照顾到。
说话间,村民赵小燕向记者展示了几张从蚌埠火车站广场带回来的宣传单,内容包括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政策问答、蚌埠市企业招聘信息汇总和一封蚌埠市政府欢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的慰问信。她说,现在家乡政策好、经济发展快,村里不少头脑活络的年轻人返乡自主创业。早在几年前,赵小燕的两个哥哥就结束了四处奔波的打工生涯,拿出积蓄,一个在家里开了间百货商店,去年刚建起了二层小楼;一个买了辆小货车在街上帮人拉货。
大郢村村民沈为勇以前在深圳打工,2010年他回到村里办养鸡场,申请到部分财政补助资金一次购进5000只鸡苗,出栏时获利1万多元,一年下来,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比打工强多了。现在,沈为勇已带动10多户农民发展养鸡,年出栏3万多只鸡,收入40多万元。
聚会在热烈地继续。盘点曾经的打工生活,表达未来的生活期待,话语中,“返乡”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贾学蕊
新闻推荐
怀远一农妇十多年未能“补”上户口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