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崔习平是怀远县禹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从2011年9月份合作社成立至今,他的合作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近日,说起创业的艰辛,崔习平感慨颇多。其中,最让他犯难的就是合作社的贷款难问题。
“我去邮储银行申请贷款,哪怕只想贷5万元都非常难。 ”据他介绍,贷款之前他按照有关规定找了担保人,但是仍然无法贷下来款。 “我们这很多人找到公务员、教师来担保贷款,但是能贷款成功的并不多。 ”
贷款难给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1月11日上午,崔习平告诉记者,他的合作社目前流转土地面积只有两三百亩,想扩大规模,因为贷不下来款,发展举步维艰。
据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国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崔习平想不明白,合作社为何贷不到款呢?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很多基层银行信贷人员。怀远县邮储银行信贷部常经理告诉记者,贷款难造成合作社发展难实在是现实存在的,但是作为银行,也有自己的规定。
“首先是抵押担保难。合作社的性质是小集体企业,不是独立法人,加上合作社的土地多是流转而来,无法成为抵押物,因此贷款风险很大。 ”常经理分析说,“加上很多合作社都处于初级阶段,成员入社退社都自由,管理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等,也让贷款成为难题。 ”
同时,银行业人士也告诉记者,银行机构的“最小成本、最小风险”的策略是使其不愿意向合作社提供贷款的根本原因。部分合作社与银行发放贷款所要求的“产权明晰、管理规范、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等条件相差甚远也是原因之一。
如何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难问题,部分合作社成员和金融界人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合作社也是经济实体,在市场中要拥有平等权,不应低人一等。 ”崔习平认为,贷款机构应该要意识到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多扶持形象好,重信用的合作社的发展。 ”许多合作社成员表示,国家有必要出台有关贷款扶持政策,真金白银地支持合作社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合作社贷款难问题已经引起部分省市的注意,各地也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云南省开远市扶持担保公司为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服务,通过担保公司,合作社可以轻松贷款。
同时,对合作社进行信用评级也是许多地方采取的措施。杭州市余杭区工商部门对该区近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信用评价机制,并搭建与银行对接桥梁,探索以信用监管的方式,破解农业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题,取得了合作社成员的一致好评。
省内一家商业银行信贷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表示,“贷款难说到底就是银行怕损失。如果政府能牵头消除银行和合作社之间的这种不信任,贷款难题将很容易解决。 ”
本报记者 陆杨
新闻推荐
民情热线:我们这里一处水利设施建设,群众和领导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当地群众不同意上面水利部门的方案。请问,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设计到底应该不应该听取群众意见?太湖县刘畈乡一读者答:记者咨询...
怀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