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板桥集镇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北淝河南侧,是远近闻名的历史名镇,旅游大镇、工业重镇,素有“北淝明珠”的美称。境内尉迟寺原始部落遗址、古简城、古瑕城、雪峰公园、抗战纪念馆等古迹名胜众多,每年都吸引无数人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唐朝初年,隋朝大将尉迟敬德归唐,钦佩唐王李世民的治国之才和爱才之心,遂忠心耿耿,辅佐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初的统一稳固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年,李世民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率领八千将士,与其他诸营分路行进,讨伐王世充。话说尉迟敬德大军浩浩荡荡来到蒙城境内现在的板桥集镇北边,被滚滚东流的北淝河水挡住了去路,此时正值暑热夏季,大雨滂沱,淝水猛涨,尉迟将军只好命令大军驻扎在河北岸的一片高地之上,然后察看地形。他发现民用小木船已无法通过,不仅打仗时千军万马无法及时过河,就是平时两岸的老百姓通行也很困难,看来,这里有必要建一座桥了。
不几日,雨过天晴,河水退去,尉迟大军顺利渡河南进,参与到平乱保国的战斗之中,不久凯旋。回来的路上,尉迟将军念念不忘蒙城境内的北淝河给人们通行带来的不便,念念不忘给北淝河两岸人民修建一座大桥的誓言。于是,便留下了五百名士兵,依然驻扎在北淝河北岸的高地上,开采西边不远坛城北蒙山上的石头,打磨成规格一致的青石条,然后运至现在板桥集镇东北的毛家庄,这里是北淝河河面较窄的地方,大桥就建在这里。
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座跨度40多米的青石板桥建好了,两岸人民别提多高兴了,纷纷前来观看,人挨人,人挤人,孩子们在人缝中挤来挤去,撒着欢。尉迟敬德将军也骑着乌骓马亲自察看,一个不小心,乌骓马连同尉迟将军一起被挤掉到桥下的河里了。这下可把人们吓坏了,一个个不知所措,只能不停地大声呼喊“将军,将军——”只听尉迟将军大喊一声:“老乡们,赶快向两边躲闪,我们要从这里上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将军的乌骓马一个猛子游离大桥五丈开外,然后一个纵身腾空而起,两个前蹄踏上桥面石板,一用力,稳稳站在大桥中间。人们惊讶万分,立刻欢呼起来,过后,人们发现桥面石板上留下了两个深深的马蹄印子。
为了表达对尉迟敬德将军的感恩之情,人们便在将军驻军的河北岸的那片高地上,集资修建了一座寺庙,称作“尉迟寺”,供奉着尉迟将军的塑像,平日香火不断。这也是近年来这片高地被勘探发掘出的原始部落遗址之所以命名为“尉迟寺原始部落遗址”的原因。
这座桥叫过“尉迟桥”、“毛家桥”、“马蹄桥”、“青石板桥”等等,后来,桥南边兴起集市,人们取名为“板桥集”,这就是如今“板桥集镇”名称的由来。
不过,一提起“板桥”,文人们似乎很容易想起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于是,有人演绎出郑板桥与板桥集镇的关联来。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58岁的郑板桥泛舟畅游秦淮,然后顺流而下,来到此地,到尉迟寺中祭拜尉迟将军,在北淝水旁作画《北淝晚渡》,板桥集镇因此得名,故事曲折浪漫,亦不失为一种美谈。张建同
板桥名片
板桥集镇位于蒙城县东北部,东与蚌埠市怀远县接址,北与淮北市濉溪县毗邻,境内北淝河横贯省道305线,国土面积137平方公里,辖区3个集市,总人口7万。
新闻推荐
昨日凌晨,一辆满载环己烷的槽罐车在行至京台高速公路874km处与一辆商务车相撞,所幸没有发生泄漏。怀远县消防官兵经过5个多小时的营救,终将槽罐车上的被困者救出。就在消防官兵准备返回时,位于206国...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