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最近找了一份工作,但是却被公司劝去参加什么培训,还要交高额培训费。这种单位能去吗? ”近日,怀远县常坟镇读者唐先生致电本报称,他儿子在找工作时疑似遇到了骗局。
唐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小唐今年7月从蚌埠一所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一直在合肥找工作。上周,儿子打电话给他,说是找了一份底薪3000元还有五险一金的“好”工作,让他十分高兴。
在唐先生的支持下,小唐甚至准备好了到新公司附近租房准备正式上班。但没几天,儿子却垂头丧气地给唐先生打来电话,说要他准备1万多元的培训费。
“哪有还没正式工作就开始收钱培训的啊? ”唐先生很怀疑。原来,小唐的公司是一家软件公司,虽然录用了他,但是公司领导以小唐暂不具备上岗条件为由让他参加一个专业培训,培训费高达1万多元。
唐先生还透露,儿子的公司还提供培训费按揭服务:如果新员工无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培训费,则可以向公司贷款,分期偿还。 “招聘变成了招生,这十有八九是骗局。”唐先生说,目前已经阻止了儿子去这家公司上班。
记者随后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了这家公司的名称,发现有大量该公司招聘软件工程师等职位的信息。随便打开一个链接后发现,招聘条件多为大专学历,要求计算机专业背景,但提供的待遇却很诱人:月薪3000-5000元,买五险一金等。
当记者正在浏览招聘信息时,这家公司工作人员突然通过网页给记者发来了临时会话:“你是要找工作吗? ”对方自称公司人事部专员。记者一下子感受到了这家公司“求贤若渴”的态度。但一番交流后,记者发现,这家公司在记者尚未递交简历的情况下一直希望记者前去公司面试,让人生疑。
记者将此事转达给了记者的朋友、合肥高新区一家IT公司的胡先生。胡先生直言,这家公司在IT圈内很出名,但美誉度很差,因为经常有人交了高价培训费后学不到东西,最后还背上贷款压力。 “打着高薪的幌子,忽悠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先培训后就业,建议大家谨慎对待。”胡先生说。
眼下正是大学毕业生求职和在校生暑期兼职的高峰期,本报在此提醒,求职者们在找工作时一定要多留心眼,遇到各类提前收费行为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本报记者 陆杨
新闻推荐
土地不丈量 边界难确定省农委专家:原土地承包登记底册面积只能参考
省农委专家:原土地承包登记底册面积只能参考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