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黄永礼
“在农村,干部如果不能坚持原则、怕得罪人做老好人,或者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就会影响干群关系、削弱组织的号召力。 ”从事检察工作的田亚说。被选派到新桥村后,他发挥专业特长,以法为盾树正气,秉公而为讲公道,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肯定。
刚到村时,不少村民向田亚反映,村集体所有的窑厂几年前被村干部以17.5万元发包出去。村民认为低了,背后嘀咕村干部工作有缺陷,对利益天平仅向个别人倾斜很是不满。
为了不让村集体吃“哑巴亏”,抓住窑厂承包即将到期机会,田亚研究了《物权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等不同层级的法律,拿出了窑厂竞价承包方案,通过提高标底、严格审查投标人资格等措施,阻断了少数人串标、围标损害集体利益的目的。最终,窑厂的承包价由每年17.5万元提高到21万元,为集体增收3.5万元。
面对村里遗留下来的一些老大难问题,田亚坚持原则,敢于碰硬,赢得了村民的肯定。
大苇地是块60多亩的低洼地,原属村集体所有,前些年却被村里几户“手把硬”的村民抢占为开荒地。村干部不愿得罪人,听之任之,其他村民们心里一直对此不平,埋怨村干部太弱,集体的地竟然收不回来。
新来的书记敢不敢啃这块“硬骨头”?村民们把目光投向了田亚。田亚决定收回这片地,进行开发、整理对外发包,为村里创收。他利用或早或晚时间,多次找侵占大苇地的农户谈心,讲法律说道理,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顺利收回了大苇地的使用权,并通过竞价招标,将地块2年经营权拍租8.34万元,壮大了集体收入。
选派到村两年来,田亚依法办事,依靠法律程序解决一系列遗留问题,维护了集体利益,真情为民办了实事好事。
村里刘素侠老人因几次重新登记户口,将本是1949年4月出生的日期错登为1958年4月。到了60岁了却拿不上养老金,刘素侠很是着急,公安部门对改年龄要求很严格,刘素侠本人的原始户籍早已遗失,无从寻找,事情一度陷入了僵局。
田亚得知此事后,经过一番细心分析,从刘素侠大女儿的户籍年龄中发现了僵局的突破点。刘素侠大女儿的户籍年龄显示是1972年出生,如刘素侠是1958年出生,生大女儿时才14岁,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田亚及时和派出所沟通,陪同管片民警多次走访调查。在掌握详实情况后,公安机关及时为刘素侠老人办理了年龄更正手续,难题最终得以解决。
新闻推荐
本月起,消费者有权对餐饮企业设置的最低消费说“不”——餐饮新行规打破“潜规则”
■ 本报记者 鲍亮亮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从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最大焦点是禁止餐饮行业设置最低消费。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对此拍手称快,但也...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