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这么冷的天还冒着雨来给我们捐书。 ”11月24日下午,定远县池河镇岱山新村农家书屋里人头攒动,正在看书的当地村民杨振华对冒雨到访的省内30余家出版社、报刊社的社长、总编辑们激动地说。
当日下午,由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的第二届“社长、总编辑走进农家书屋”活动在岱山新村农家书屋拉开帷幕。由局领导陈烨带队的社长、总编辑们深入农家书屋,详细了解书屋建设情况,倾听村民阅读需求。
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于2007年启动,截至2012年底,共建成农家书屋18952个。至此,安徽省实现了农家书屋在所有行政村的全面覆盖,提前三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这标志着覆盖全省农村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但在书屋日常运行中,管理员队伍不稳定、维护管养资金投入不足、书目更新慢、书本内容不符合农村读者需求等问题随之产生。为了让农家书屋更好地贴近农村需求、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此次活动。
在三天的活动里,社长、总编们先后走进定远县岱山新村、凤阳县小岗村、蚌埠市淮上区八大集村、禹会区冷水村以及怀远县何巷村等多地农家书屋,认真翻看图书借阅情况,仔细记录书屋管理员和读者的意见建议。
“这是一次取长补短的活动,深入农家书屋、了解农民心声对我们将来的出版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我们也感到责任重大。 ”安徽美术出版社社长陈龙银对此次活动颇有感慨。 《益寿文摘》报总编辑李青也表示,面对面和农村读者交流的机会难得,将在今后出版工作中更加注重农村读者需求。
对于社长、总编们的到访,各地群众表示欢迎,同时也就书屋现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杨振华直言,书屋里的农业科技、养生保健类书籍太少,希望增加种类。蚌埠市淮上区八大集村村民黄占周则希望能多增加法律类书籍。
据了解,此次走进农家书屋活动,社长总编们还为农村读者们带来了自家单位的“看家”图书,各出版社、报刊社一共向各地农家书屋捐赠了12767册图书。作为安徽农村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本报也以捐赠全年报纸合订本的形式参与了活动。
本报记者陆杨文/图图为赠书活动现场。
新闻推荐
蚌埠市怀远县淝河乡的邵北海,今年57岁。 1998年3月,因做生意资金短缺,邵北海从怀远农商银行淝河支行(原仁和信用社)申请办理一笔5000元的信用贷款,用于进货,期限半年。由于生意失败,钱一直没有还上。 200...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