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推出“寻找稀有姓氏”的系列报道,报道刊出后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近日,来自山东的读者类延新拨打本报热线(5603456)说,他在修编“类”姓族谱,得知在亳州市涡阳县有一支“类”姓人,希望能从这支同姓人中得到更多关于“类”姓的故事。
类延新现居住在山东潍坊,为了修编“类”姓族谱,他走访了山东数十个类姓人聚居的县区。类延新说,通过网络搜索,他发现亳州涡阳县也是类姓人的聚居区,同时又看到《亳州晚报》关于稀有姓氏的报道,所以希望通过本报联系到涡阳县的类姓人。
记者经过多方咨询,了解到涡阳县临湖镇李庄村有一名为“类庄”的村庄,于是通过该镇文化站站长董涛联系到了类庄的几位类姓人。
65岁的类天云是类庄村的村委会委员,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类庄目前常住类姓人口有500多人,过去这里的类姓人有800多人,其中有一部分类姓人迁到了蚌埠市的怀远县,还有一部分人迁出村子到附近城市发展。
73岁的类朝荣告诉记者,据他了解,从清朝末年他们这支类姓人就在此居住,至于之前的祖辈是否由外地迁来,不得而知。但是他年轻时从老一辈那里听到过一个传说故事。说是他们最初不姓“类”,而是姓“雷”。清朝时,有一名为“雷营恩”的人在朝廷做高官,因有了反意触犯了大清律例被杀,之后朝廷下令,将雷姓人灭族。雷姓人被迫逃亡,有的怕招来祸患便改姓“类”。
类朝荣说,涡阳这一支类姓没有族谱,但祖辈流传下来“天、大、世、永、兴、长、占、兆、广、朝”这十个辈分,之后没有人再往下续写,而是将这些字循环使用。
关于辈分的信息与山东类延新这支类姓人有很大出入,唯一相同的仅有一个“天”字。“我们是清朝光绪三十四年,族人自己续写的20个辈分。”类延新说,全国类姓人很多,也许每一支类姓人都有一段传说故事,现在通讯越来越发达,他希望尽自己的力量了解更多关于类姓人的历史信息或传说故事。 (记者 曾莹莹)
新闻推荐
“蚌埠特大涉黑案”开庭 39名成员被控涉罪17宗、犯罪事实近百起,庭审将持续7天 罗晓敏 怀检 记者 何曙光 文/图
昨日上午,被称为“蚌埠特大涉黑案”在怀远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以孙华船、孙华柱、胡业峰为首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共38人出庭受审,另外一名被告因病未能参加。其中,被犯有组织、领导和参加黑社会组...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