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娶涂山”的历史真相,笔者曾于去年八月下旬,就个别先生的难以成立言论,专门写了一篇文字,表示不能赞同。
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2015年至今的“禹娶涂山”之争,觉得有必要在此,以谭其骧先生的论证,再回答一下。
谭其骧先生是哪一位?回答是:谭先生从1950年起,就任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大辞典》副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等。他对“禹娶涂山”的论证是:“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预注:山在寿春东北。汉书地理志九江郡当涂县(故城今怀远县东南)应劭曰:禹所娶涂山侯国也,有禹虚。水经注淮水于当涂故城下再次提及禹墟。元和郡县志濠州钟离县〔治今临淮关〕下有涂山,在县西九十五里。又曰:当涂县故城,本涂山氏国,在县西南一百一十七里;禹娶于涂山,即此也。
前人释涂山地望,众说纷纭,惟此今怀远县东南淮水南岸一说,合于汉晋之旧,宜以为正。上举数条,即此说所本。又,唐柳宗元,宋苏轼之涂山铭与诗亦指此山。一九八六年九月书应蚌埠博物馆雅令。谭其骧〔印章〕
说明:上面抄录的是谭先生的手写行书体,“涂山”的“塗”为繁写字。
这该是“禹娶涂山”真正所在的最有力证据吧!
另外,谭其骧先生还专门有《答涂山问题三问》,约两三千字与此内容一致不再多引用。
最后,顺便说明一下:这是学术研讨,不包括文化产业建设在内。
□巢湖娄彦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缺失父母的陪伴,一对苦命的兄妹只能靠着爷爷抚养,而为安全起见,爷爷在外出时不得不将他们锁在狗笼里,任他们与狗争食。这几天,这对兄妹的境遇牵动着全国无...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