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静
小洋楼整齐排列,水泥道路宽阔平整。一排笔直的电杆托举着整齐的线路在道路旁延伸,分列低压下火线按照统一工艺标准,沿着墙壁覆盖至每家每户。新架起的变压器,周边各类警示标识醒目精致,被蓝白相间的护栏环绕,充满田园气息。月6日,记者来到全省中心村电网改造示范台区——怀远县古城镇潘新行政村潘家中心村,体验农村电网升级带来的变化。
一到村里,村委会主任赵东波便如数家珍一般,介绍起电网改造带来的便利:“俺们村年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年被评为全省美好乡村示范村。 户居民建起小洋楼,居住环境一点儿不比城里差。可用电一直是难题。 户共用一台千伏安的变压器,一到冬夏用电高峰期,就跳闸。今年,供电部门启动改造升级工程,新增3台变压器,总容量达到千伏安,俺们现在用电再也不愁了。 ”
在赵东波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民梅爱霞的家。刚吃完早饭的梅爱霞正在厨房洗刷。“早上吃得简单,昨晚豆浆机打的豆浆放在微波炉里热一下,又用电饼铛摊了一块饼。 ”梅爱霞在厨房比划着,记者看到电饭煲、热水器、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说话间,卧室的空调还在向外吐着暖气。 “现在在俺们村每家一挂、一柜两台空调是标配。”顺着赵东波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前一排户的小洋楼上家家都挂着空调外挂。
记者与赵东波边走边聊,来到村民赵东群开办的五福养牛场。说着话,赵东群从村口牵回一头牛。“新买了头牛,病菌隔离一个月,刚过期限就牵回来了。 ”
在赵东波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前几年,赵东群和亲戚开了这家养牛场,可就在他急着扩大规模的年,因为电压不稳,通风设施跟不上,五福养牛场发生火灾,一个大棚顶部自燃,一棚牛被烧死。“今年,村里实施电网改造,变压器离牛场不到百米,再也不用担心用电问题。看,牛棚里不只有电风扇,连空调都给装上了。”赵东群指着牛棚笑道。
距离五福养牛场不远,是村民潘少飞的蔬菜水果种植大棚。记者来到这里时,潘少飞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低温天气整理内棚保温材料。他告诉记者,春节前后,这里将种上哈密瓜,接着是西瓜。通过电来控制湿度和温度,他在大棚里人造出“沙漠气候”,种出的水果特别甜,市场销售价格高出普通瓜果一两倍。
眼看着到午饭时间了,有人提醒潘少飞:“村里人都要做饭了,大棚里的电机该带不动了吧?”“不会。”潘少飞指着菜地工房墙上的电表说:“夏天,供电所的人才帮俺们重新布线安装电路,现在用电不在话下。 ”
古城镇供电所所长陈明校告诉记者,在增加电网容量的同时,潘家新村的线路也重新进行了规划,将所有用户覆盖在最佳供电半径内,把电送到村里的每块田。此外,他们还提供入户线免费安装服务,帮助农户消除安全隐患。
“俺们村交通便利,资源禀赋不差,不少前些年外出创业的能人都有回乡发展的打算。现在电通、路通,发展生产有了保障,俺们也打算号召大家回乡建设,共同致富。 ”赵东波说。
背景链接:
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安徽省农网工程建设呈现时间紧、任务重、批次多的特点。省电力公司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系和机制,统筹推进8个批次城网、农网、中心村、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灾后重建等工程建设。今年,国网安徽电力专项工程新开工、续建投资规模亿元、1.万个项目。截至月底,完成投资.6亿元,投资完成率%,竣工项目1.5万个。 年新增农网改造升级、新增城配网和灾后重建工程全部完工,年农网升级将于年底前竣工。
新闻推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90周年《印象安医·健康同行》主题征稿启事
2016年金秋,安医大一附院迎来建院90华诞。医院前身为上海东南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创办于1926年。1949年内迁至安徽怀远县,1952年迁至合肥市。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省内连续5年入围全国最佳医院80...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