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按有关规定,保健品进药店售卖必须明显地分区域分柜台摆放,规范售卖行为。然而,蚌埠市农工党员郑国沁在日前的调研中发现,一些药店里,标注着“卫食证、卫食准、卫食健、国食健”等审批字号的保健品,诸如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类、增强免疫力类等保健品却仍然与药品混摆在一个区域或一个柜架上,导购员也是极力吹捧其药效引导消费者购买。郑国沁对此表示了担忧,他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药店保健品的监管工作。
郑国沁认为,保健品冒充药品出售至少有两大危害:一是危害公众健康。保健品冒充药品容易误导患者使用其治疗疾病,很有可能贻误诊疗时机,加重治疗成本,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一些保健品滥加药物,有的甚至超过同类药品剂量,存在健康隐患。二是扰乱市场秩序。与药品生产高标准、严审批相比,保健品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审批相对简化;部分保健品冒充药品出售,损害了正规药品商家的合法利益,同时也对其他保健品商家构成不正当竞争。
郑国沁建议政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药店经营保健品的监管与巡回执法检查,及时查处将保健品以药品名义向消费者推荐、不设置明显的保健品区域标志、将保健品与药品混摆混卖、擅自悬挂或向消费者发放以保健品冒充药品广告宣传等违规行为;同时要将药店是否规范经营保健品行为纳入对药店的信用考核体系,与药店的信用等级评定挂钩,切实加强对药店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诚信守法教育;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用药常识,帮助消费者“擦亮眼睛”,提高识别保健品和药品的意识和能力。(本报记者曹昱)
新闻推荐
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市招商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夯实党的基础建设为核心,强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党建载体,丰富党建内容,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