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芳林 文/图
作为城市大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备受市民关注。场馆建设进展如何?何时能投入使用?近日,淮河晨刊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访,请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市游泳跳水馆已经封顶
10月27日下午,天气晴好,位于中心城区体育路上的体育场正在改造。走进体育场内,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游泳跳水馆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该馆的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脚手架外围,悬挂着“安全连着你我他 平安幸福靠大家”“安全生产莫侥幸 违章操作要人命”的标语。
市游泳跳水馆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共三层,可容纳2000名观众。一层建设的比赛池、训练池、跳水池将分开设立,各自形成单独的大厅,以便赛后供市民游泳健身。二层和三层建成后,是观众座席以及相关服务和设备用房。
市游泳跳水馆项目有关负责人吴延升介绍,改建后的体育场,除新建的游泳跳水馆,还将设置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田径场等4大运动功能区。预计明年三月底,该项目将建成。
市体育中心建设已成规模
沿着延安路一路向南,来到位于陶山以东、解放路以西、燕山路以南,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市体育中心。走近才发现体育中心可真大。记者在工地现场走了十分钟,连个场馆都没能走完一圈。
当天下午阳光明媚,站在体育场工地的东侧,想拍一张现场施工图,可惜阳光太强,拍出来的效果不太好,记者又沿着工地走了走,想着避开强光。
据了解,市体育中心占地面积462.4亩,项目主要内容有体育场、体育馆、多功能综合馆、体育运动学校。
体育场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共五层,能容纳观众3万人。建成后这座体育场将满足省运会开幕式及多种比赛需求。“龙鳞板已经开始装了。”市体育中心项目有关负责人黄传丙告诉记者,体育场单体工程已经封顶,给排水、消防、通风管道等已经安装完成。
体育馆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共三层,可容纳观众8000人。这座体育馆建成后,可举办省运会闭幕式、体操比赛等,同时场地能够灵活应用,举办多种不同类型的球类比赛。据了解,目前,体育馆单体工程已经封顶,配电箱柜安装已完成90%,热身场地通风管道等工程正在建设。
多功能综合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共三层。建成后,多功能综合馆能够满足省运会赛时射击、击剑、国际式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的比赛场地需求,且场地布局灵活自由,可同时举办5至6场比赛。目前,多功能馆工程已经封顶,空调水管道、通风管道、桥架地的下一层至二层已经安装完成,消防电气报警设备等正在安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体育中心作为2018年省运会的主场馆,根据计划安排,将于明年3月竣工。黄传丙告诉记者,目前,一千多名工人正奋战在该项目建设一线。
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加紧建设
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位于凤阳东路以北、新淮路以南,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可供省运会乒乓球、羽毛球项目赛事使用。穿过工地的大门,“一天也不耽误”的标语很醒目。再往里走,记者看到,不少工人正在忙碌着,工程施工的安全通道旁,堆放着不少沙子、钢筋等建筑材料。
“场馆建设有何亮点?”对于记者的提问,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有关负责人崔建国介绍,主运动区屋面设有玻璃幕墙,将配以白色与浅绿色相间外观,呈现活泼和动感。考虑到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这里还将同时配建近3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
记者了解到,建成后,全民健身中心主体三层,地下一层,计划建设包括乒乓球室、地下游泳馆、多功能馆等,可承载8个以上运动项目。更重要的是,该体育项目将让区域内市民健身更便捷。
市体育中心建设施工现场。
市体育中心设计效果图。(项目施工方提供)
市游泳跳水馆主体封顶。
新闻推荐
抢抓机遇 再创辉煌——蚌埠市政协围绕“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建设”开展专题协商
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蚌埠建设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标志着淮河生态经...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