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非遗保护与传承系列之二十五 物美价廉的泡条馓子 □

来源:蚌埠日报 2017-11-03 19:02   https://www.yybnet.net/

焦香酥脆泡条馓子

在《蚌埠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中,对蚌埠传统饮食的记载和整理占据了一定篇幅。其中有一种物美价廉的美食,在蚌埠流传至今,那就是——龙亢泡条馓子。作为我国北方人喜爱的油炸面食之一,馓子在蚌埠龙亢已有千余年历史。据说,就连北京的泡条馓子,都是自龙亢传入的。

古典与时尚的伴手礼

据史料记载,龙亢在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建为龙亢县,后来又设过郡。而宋代以后,郡县都废除。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龙亢是涡河流域三大集市之一,也是怀远西部最大的粮油集散地,所以上世纪20-30年代与抗日战争时期(1939-1945年),曾繁荣一时。当时的情形,可谓是商贾云集,百业兴旺,佳肴名点,遐迩闻名。其中,泡条馓子因为营养丰富,物美价廉,广受本地及南北客商、食客的喜爱。

虽然如今人们对馓子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但在过去漫长的一段岁月里,这样酥脆的食品一度是时尚的伴手礼品。

馓子有两种,分为泡条馓子与铁条馓子。从外观区分,铁条馓子条细,不起泡,口感较硬,干吃戳嘴,不易消化。而泡条馓子条粗,起泡易消化,干吃不戳嘴,焦、香、酥、脆,老少皆宜。在农村的老习俗里,到别人家看望老人,探视病人,或者瞧瞧孩子,都会带上二斤泡条馓子作伴手礼。

甚至产妇月子进补,也离不开泡条馓子。用开水冲泡条馓子,加一把炒米、红糖,极易吸收。讲究的人家还会加几个荷包蛋,为产妇进补强身。龙亢泡条馓子之所以长期生意兴隆,据说与妇女生产有关。传统习俗中,产妇生了孩子,要向娘家报喜,娘家人则来送“奶糖礼”,又名“妈头礼”,主要就以泡条馓子为礼品,外加红糖、炒米等。因为龙亢泡条馓子口感好、口碑佳,龙亢周围数十里的群众每逢送奶糖礼必到龙亢购买泡条馓子,因此带火了龙亢的馓子生意,也做出了龙亢馓子的口碑。

做油货讲技术

在蚌埠,泡条馓子又称油货,炸馓子是个极考验技术的活。用小麦面粉和面,加适量的盐,软硬适度,然后搓成手指粗细的圆条,盘起来放在注入油的大黄盆内,一圈圈,一层层,这叫作盘条。通常一盆馓条只留两个头,一个在盆底,一个在盆口。

炸馓子一般需要两人一起操作。有篇文章详细记录了龙亢泡条馓子的做法。一人左手侧立掌,大拇指竖起,其余四指并拢,右手拎馓条头在左手四指上按金木水火土绕上五圈后掐断,上边的馓头抿入馓圈内食指上,下边的馓头抿入馓圈内的小指下,用右手压按使之粘连,再拍按馓条压扁,然后右手侧立掌大拇指竖起,其余四指并拢自外而内插入馓条圈内,两手上下把馓条拽长一尺二寸左右,抽出右手拿起长筷穿入馓条圈内,两手持长筷绷紧馓条放入烧沸的油锅内。馓条起泡时,右手长筷抬起由上而下斜着对折,呈下方上圆形状,即成为馓子。另一人专门夹馓子,类似炸油条中拎油条的角色,要用手中长筷夹起馓子在油锅内翻个身,再夹出馓子离油锅,置放在用铁丝编成的馓漏内,空油、冷却后,一盘又香又酥的馓子就出炉了。

还有一种馓子变形为馓肘子。通常是由操作人员将馓条放入烧沸的油锅内,炸起泡后,两手将筷子提起拧上几圈,馓子腰中呈螺旋状,就成为馓肘子。

过去,在大街小巷卖泡条馓子的推车或者商户,常常将馓子用细麻线绕着,过秤付款后买家可以拎起就走。现在,用食品袋包装的馓子已经成为超市小吃的必备款之一,清洁卫生,依旧深受蚌埠老幼的喜爱。

新闻推荐

“四推进”打造百姓满意公交

城市公共交通是为百姓提供出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蚌埠市公交集团积极实施“四推进”,打造百姓满意公交。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强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至2017年三...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非遗保护与传承系列之二十五 物美价廉的泡条馓子 □)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