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昂 通讯员 周霓)气温越来越低,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加紧对重点街区的巡逻,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顺利过冬。此外,本报公益联盟旗下的多个公益协会和11个社区的爱心志愿者也积极加入“寒冬送温暖”的救助队伍。
11月21日晚上9点多,气温已降至3℃,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兵分多路,寻找市区里的流浪乞讨人员。在篾匠街里,一名来自阜阳的流浪老太太引起大家的关注,老太太告诉记者,自己常年在外面乞讨为生,就是天气越来越冷,有点受不了。工作人员劝老太太去救助站,但被拒绝,于是将带来的棉衣送了给她。
本报公益联盟网络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宝久介绍,以前看到街上有流浪乞讨的人,一般只是简单地捐点钱,或者是赠送衣物。但是现在可以拨打救助站的救助电话,由专业的救助人员提供帮助,为他们找到家。
市交投集团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昆介绍,已经通知了所有的驾驶员,一旦遇到衣服单薄的流浪人员,应及时与救助站联系。如果流浪人员同意到救助站,便开车送其到救助站。
据了解,今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从11月19日启动,持续到明年的3月15日。此次专项行动,主要任务是上街劝说、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站、社区救助点或临时避寒点接受救助;对不愿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必要的饮食、御寒衣被等救助服务,努力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力争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基本无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目标。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李华明号召广大市民朋友,如果发现在街道上流浪乞讨、风餐露宿的人员,请告知他们市救助站24小时救助热线:0552-3715282,并引导他们到救助站接受救助,救助站本着“救助自愿,无偿救助”的原则,将会尽心尽力完成使命,希望大家参与到这项救助活动中去。
目前,蚌埠市共有11个流浪人员救助点,分别是:龙子湖区光明街社区救助点、蚌山区喻义巷社区救助点、禹会区锦绣社区救助点、经开区碧水蓝天社区救助点、钓鱼台社区救助点、宏业村街道第一社区救助点、禹会区大庆社区救助点、经开区淮河社区救助点、军供站救助点、历史革命陈列馆救助点、河道局救助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晓娟)近日,经开区龙湖新村街道龙滨社区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在走访入户工作中深入部分党员、居民家中,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千家宣讲活动。党员干部结合实际,创新宣讲方式方法,做到易读易懂、易...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