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博物馆讲解员: 讲好珠城故事 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城 本报记者 何沛

来源:淮河晨刊 2017-11-28 10:58   https://www.yybnet.net/

在市博物馆二楼近现代展厅里,参观者的目光紧紧跟随着眼前这位靓丽的讲解员。她的声音并不大,可话语中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指引人们探寻展柜中每一件陈列的珍品背后,那千百年来辗转流传的故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目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蚌埠市博物馆就是蚌埠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蚌埠市博物馆内,有这样一群人,不是专家学者,却能将蚌埠历史文化娓娓道来;每天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站就是一整天;面对拄着拐杖的老人、调皮的孩子和操着生硬汉语的外国友人,都流露出同样的微笑。他们就是蚌埠市博物馆的“微笑名片”,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里,向参观者讲述着珠城的故事。

我要把历史文物讲活了

90后讲解员徐雅慧,每天的工作就是用语言让这些沉静的文物鲜活起来,让观众了解文物本身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记者在蚌埠市博物馆见到徐雅慧时,她正给参观者讲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大罐,刚开始只是二三十个人的听众队伍,慢慢的,附近的参观者逐渐向她靠近,越来越多,完成一个多小时的讲解后,不少听众还意犹未尽。

其实,讲解员都会有一套完整的文物解说词。“光靠讲解词还不够,参观者多问一句,我们就得露馅。”为了和听众“斗智斗勇”,徐雅慧还把更多功夫放在讲解词外。“刚开始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但我就喜欢有挑战的工作。”徐雅慧说,“我们常说讲解员很像是老师,对自己要讲解的内容,必须作好充分准备,因此需要常常‘备课\’,这样才能灵活运用,轻松应对游客的提问。”令徐雅慧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通过自己的讲解,把蚌埠文化和历史告诉更多的人。“讲解工作让我有了信心和成就感。在工作中每天都在学习,让我觉得很充实,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

跟随徐雅慧走过每个展厅,通过她的讲解,文物不再是枯燥的摆设,它们被赋予了生命与活力,在岁月的斑驳印迹中,散发着闪亮的光芒。整场解说大概在3个小时左右,参观者在徐雅慧结束了讲解之后,依然沉浸在穿越时光的历史长河里。

除了平日里的讲解任务,徐雅慧还和她所在的市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一起,承担起了社会教育工作。“因为工作的性质比较特殊,所以经常晚归。但是一想到能将蚌埠的文化传播给大众,能让更多的小朋友学到课本以外的小知识,能让我们的游客流连忘返、向往驻足,能让外商看到蚌埠的巨变,就十分自豪。”徐雅慧说,“当然我也会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学习,成为珠城非常好的一个文化传播使者。”

自2015年蚌埠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百万余人次,徐雅慧说,她见证了市博物馆建设和各项展出的盛况。畅想未来的生活,徐雅慧一脸幸福,“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聆听我的讲解,爱上蚌埠市博物馆!”

付出了辛苦收获了快乐

志愿讲解员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讲解得到观众的认可。在蚌埠市博物馆内,当50岁的志愿讲解员陆友军重点从元青花背后故事娓娓道来,连挑剔的文物爱好者也送上了“你让文物‘活\’起来了”的赞叹。

志愿讲解员在陆友军的眼里,并不是单一的付出和给予,更多是一种双向互动,是一种互相汲取营养,共同成长的美好过程。“不能说我给别人带来什么,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为更多的人讲好蚌埠故事,给他们带去温暖就够了。”陆友军说,“每个人出一份力就会让别人感到多一份力量。志愿讲解员不仅让我锻炼了口才,而且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人,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陆友军是一名中学政治老师,他认为,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举个例子,孩子将来可能要去外地甚至出国读书,到了异地可能会有人问“你对你的家乡了解多少?你对你的祖国了解多少”。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关注传统文化,这是他参加志愿讲解员的初衷。

志愿讲解员没有薪酬,他们的报酬是博物馆每年发的相关书籍和优秀讲解员证书。博物馆每年招收上百名志愿者,有的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但留下的仍有近百人。“我们收获的比失去的多!志愿讲解给我的平淡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陆友军说,“虽然很累,但是看到参观者满足的表情我也感到很有成就。志愿服务就是这样,你付出了辛苦,也收获了快乐,你越从事这项工作就会越喜欢它,通过近两年的讲解,已经越来越喜欢这个工作了,我也有信心把它做好。”

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直把异乡作故乡。”这是蚌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郑鹏对蚌埠的心声。20岁的安庆小伙到蚌埠上学的两年时间里,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魅力,也见证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对蚌埠历史文化的了解,为这座城市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而欢欣鼓舞。”

在蚌埠市博物馆中讲蚌埠故事,可没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郑鹏主要讲解春秋时期钟离国历史.在日常接待的过程中,参观者提出的问题层出不穷,被问倒是常有的事。“但我并没有因此灰心,而是耐心地将一个个问题罗列下来,通过翻阅书籍、上网搜索,最终整理出正确答案。”郑鹏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一名甘肃博物馆的老师对他给予的肯定,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只要一有空,郑鹏就往博物馆里扎。用郑鹏的话来说,讲解员的“舞台”不是宽广的,而是曲折的;不是安静的,而是嘈杂的;不是畅通无阻的,而是人挤人拥的。即便如此,每一位讲解员仍要引导一批批观众安全有序地观展。要说对未来有啥期盼,郑鹏说,希望自己的讲解得到更多人的肯定,让更多人认识蚌埠、了解蚌埠、爱上蚌埠。

新闻推荐

张公山,张公湖 □特约撰稿 丁作民

居蚌埠三十年,上班路上,或市场巡查,经常路过张公山,张公湖。早前的张公山公园东面临湖,另三面用围墙圈起,不买票是不能进园的。张公湖西北角有一座小桥,人行道铺的石板,石板间露出巴掌宽的逢。透过石板缝...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博物馆讲解员: 讲好珠城故事 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城 本报记者 何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