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中国交通报社承办的2017年“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蚌埠市淮河文化广场举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1家媒体进行实地采访,切身感受蚌埠公交发展的丰硕成果。
启动仪式后,还召开了座谈会,就蚌埠市公交发展与媒体采访团开展交流。会后,采访团走进珍珠小区公交车场,深入了解公交107路苗苗线路,以及线路运营与新能源公交情况,实地体验了107路公交车的温馨服务。同时,采访团还了解了纯电动公交车运营充电情况,参观公交信息化调度指挥中心。
近年来,蚌埠市认真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着力打造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人民满意公交,公交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公交综合指标位列全省第二,并成功入选全国公交都市首批创建城市。“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安徽,选址蚌埠作为仪式启动地,既是对安徽公交创建的认可,更是对全省公交创建的鞭策和激励。该项活动围绕凝聚管理部门共识、集聚社会力量两个层面,争取为公交优先创造各部门鼎力支持、人民群众热情拥护的工作氛围,同时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手段,共同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公交优先、优选公交出行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蚌埠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50亿元,是十八大召开前投资总额的2倍。绿色交通建设全面推进,圆满完成珠城巴士公司收购;公交场站超过前50年场站建设的总和;更新公交车辆1308台,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数增至12.7,公交出行分担率27%,均位居全省第一;新增优化调整线路70条、新增改造站点871个,公交出行环境得到质的提升。出租汽车运力增长13.75%,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同时,交通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和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两项政策落地蚌埠市。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又争取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等政策落地蚌埠市,推动全市运输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目前,蚌埠市初步形成了公路为主,水运为特色,铁路为区域发展重要支撑的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适应蚌埠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蚌埠市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建设成为华东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芦霞 秦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靳瑾通讯员李威从明年开始,蚌埠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从现行的100元/年调整为200元/年,涉及全市117万参保居民。每年12月25日前,银行都可代扣参保费用,今年尚未缴费的人员要抓紧时...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