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各式各样的饭局接踵而来,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唠唠家常,交谈甚欢难免会多喝上几杯。不过总有人控制不住自己,一高兴就“喝高”了。记者昨日从市120急救中心获悉,元旦至今,市120共接到33起醉酒求助电话。专家提醒,年关将近聚餐莫贪杯,警惕酒精中毒“找上门”。
醉酒死亡敲响警钟
1月6日傍晚5点半左右,市120急救中心接到报警,称淮上区某小区一40多岁的男子,在家醉酒不醒。市120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到达现场后,发现该男子身体僵硬,已死亡多时。市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是该男子家属报的警,据其家属介绍,该男子经常喝酒,甚至身体不适在医院治疗肝部疾病时也常喝酒。当天中午,该男子喝过酒后,在家休息,待其家人傍晚回家时发现,该男子已人事不省,便迅速拨打120,没想到不幸身亡。“元旦以来,我们中心共接到33起醉酒求助电话。”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近两年的接听数据看,酒精中毒与交通事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一起,位列主诉病情的前三位,醉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年龄段多集中在45岁左右。其中醉酒报警的电话中,有求助者明确表示自己是醉酒症状,有症状为昏迷、呕吐等的求助电话,也有家属拨打告知的酒精中毒等症状,还有因醉酒发生高空坠落、失足溺水、车祸外伤、摔伤等情况。
据介绍,在医学上,醉酒叫做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表现为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对肝、肾、胃、脾、心脏等人体重要脏器造成伤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从表现上看,轻度醉酒,患者往往步履蹒跚,由于酒精的刺激性情会变得兴奋、暴躁甚至蛮横,或出现明显抑制状态少言不语,但意识较清晰。重度醉酒则可能出现意识和认知障碍,甚至昏迷。
急救专家提醒,如果患者轻度醉酒,意识尚清晰,应该第一时间让患者平卧休息,并用衣服或者毯子给患者盖上注意保暖,并及时补充白开水,或由亲友将其送回家中休息;如发生重度醉酒,则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120。
饮酒适量切莫贪杯
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危害,不少人便打起了解酒药的主意,认为吃了解酒药便能放开喝酒。但解酒药真的能解酒吗?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陈军表示,目前来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市面上销售的解酒药,可能会缓解酒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保护肝脏和胃黏膜起到一定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吃了这些解酒药就能很快将体内的酒精分解。
“预防酒精中毒,最好的办法是能不喝酒就不喝酒,能少喝酒就少喝酒。如果喝多了,采取催吐出来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酒精的摄入量,身体器官的损伤也会相对小一些。”陈军介绍,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健康66条”明确推荐,一个健康成年男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换算成40度左右的白酒,男性一天饮用不宜超过100克。如果不得已一次饮用超过250克以上,建议采取总量控制,3天内别再饮酒,给身体解毒的时间。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公认的健康生活方式,希望市民自觉采纳,持之以恒,保护好自身的健康。
对于席间不可避免的饮酒,市民又该如何做,才能降低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呢?陈军表示,市民在赴宴之前,可以适当喝点牛奶,因为牛奶中所含的磷脂类物质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个很厚的疏水层,可以延缓酒精对胃黏膜的侵蚀,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预防酒精中毒的作用。在席间市民可多喝些白开水或蜂蜜水,多吃些水果,因为糖分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有利于酒精代谢。
此外,饮酒中不要喝可乐、汽水等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饮料中的成分会加快身体吸收酒精,容易引发酒精中毒。还有人喜欢在饮酒后喝一大杯浓茶或者咖啡来解酒,这样做非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伤身。因为酒精、茶叶中的茶碱,咖啡中的咖啡因都具有兴奋作用,会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
新闻推荐
代表王伟: 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解放路交通拥堵 本报记者 刘 晨
蚌埠市市区依淮河而建,东西狭长,从龙子湖区东到禹会区西大坝淮河闸,全长约13公里左右,目前,解决南北通行的主要道路就是朝阳路、解放路淮河大桥,且距离约6公里左右。市人大代表王伟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淮...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