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1日《蚌埠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实施以来,淮河晨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居民小区、沿街商铺仍有违规燃放现象。4日的《淮河晨刊》报道了一家洗车店开业燃放爆竹,遭到市民举报,被开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首张罚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在我们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里,国人对烟花爆竹厚爱有加,情结颇深。逢新岁,遇喜事,总要放几挂鞭,听听响热闹热闹,炸出满地红纸屑图个喜庆。民俗习惯固然值得尊重,但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现今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形势逼人,不能再墨守成“俗”了。往前推个三十年,那时工业不太发达、汽车保有量也不大,通过大自然自身的净化功能,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而今时过境迁,工业发展一日千里,城市汽车多如牛毛,排放的烟气、尾气都在戕害着空气质量。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再听之任之,只怕以后想看一眼蓝天都会成为奢望。
去年入冬以来,蚌埠市陆续发布了数次重污染天气预警。12月23日发布的第四号重污染预警,污染物以PM2.5为主,雾霾笼罩城市,“珠城蓝”好几天都无缘相见。减少各种排放,坚决不让雾霾在珠城当“老赖”,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蚌埠市实施了《蚌埠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期冀我们的城市拥有明净的蓝天、清新的空气,人民在舒心、健康的环境中愉悦生活。令行禁止,“首张罚单”的开出,警示了少数无视禁放规定的人,也告诫我们: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既破坏环境又扰民,弄不好还会造成人员受伤,引发火灾,损害了公共利益。规定已经出台了,就应严格遵守,不要越雷池半步。其实大家都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城市环境美好,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又有什么理由违反这项禁放规定呢?
要喜庆气氛,还是要生存环境?两利相权取其重,相信每个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何况喜庆气氛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烘托出来呢!比如电子鞭炮。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禁放规定家喻户晓,爱我家园身体力行,则美好城市环境可期。
打响蓝天保卫战,为了我们的“珠城蓝”,舍弃“爆竹红”又何妨?
新闻推荐
每次去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采访,都被保税人饱满的工作热情所感染。虽然从2015年运营至今,保税物流中心只走过了不到三个年头,但每每说到开放发展这一话题时,每个保税人的眼神都熠熠生辉,对未来充满...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