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高地、春秋时期的钟离古国、中国文字的起源地之一、国家考 古遗址公园,双墩村有着不寻常的过去,也将有不一般的未来 慢下脚步走近双墩 来场连接古今的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1-16 13:54   https://www.yybnet.net/

从朝阳路桥过淮河向北,沿朝阳北路至吴郢村,转弯向西,过40米大沟、丁岗村,再走不远,就看到了路右边双墩1号墓的大棚。

2005年以来,从市区到双墩村的这条路走了无数次,无论是双墩墓还是双墩遗址,个中情况烂熟于心。但是,岁末年初的此番行走,感觉有些不同。近年来,双墩周边的工业园区、道路建设日新月异,刷新了双墩村的面貌,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双墩遗址和双墩春秋1号墓的考古发现,让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村庄蜚声海内外。

眼前的双墩,还将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双墩文物景区与三汊河湿地公园的交织,将打造成安徽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景区。

双墩的过去,有绵绵不绝的故事;双墩的未来,令人神往。

时光荏苒,转眼已进入2018年。步履匆匆的你我,且请慢下脚步,看看双墩的过去,听听双墩的故事,展望双墩的未来。

神话的双墩

双墩地名的由来就是一个神话,这个神话或许暗示了双墩不同寻常的历史

淮河北岸,在淮河与北淝河之间,有“一溜十八岗”东西向排列。从吴郢向西,依次有丁岗、王小岗、徐小岗、大岗、苏家岗、王家岗、魏家岗等,双墩在丁岗和王小岗之间的一片坡地上。“夸父逐日”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上古神话,在绵绵不绝的传承过程中,各地都留下不同的版本。双墩版本中的主角换成了二郎神,大概是三只眼的二郎神更有神通更有智慧吧。

小时候就听说“杨二郎担山撵太阳”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二郎神挑着两座山追赶太阳,走到淮河边的一个地方,他停下来歇息。脱掉芒鞋,磕了磕鞋里的灰土,然后又继续上路了。磕下的灰土就是后来的双墩。这两个墩子也很神奇,再大的水都淹不掉它,水涨墩子也长。那时年纪小,到双墩东面的吴郢走过亲戚,记不清可看到双墩,但是这个夸张的神话故事,是我童年的深刻记忆之一。

稍长之后,知道双墩上设置了雷达,是部队的雷达站驻地。再后来,得知双墩大概是古代墓葬,墩子上立了块文物保护碑。

再次接触双墩,是在2005年。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政府主办的“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2005年11月在蚌埠召开,李学勤、李伯谦等一批来自北京、江苏、河南、山东等地的专家学者聚会蚌埠,共同研讨双墩遗址和双墩文化。在此次会议上,专家认为,双墩遗址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时期淮河流域的重要遗址,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双墩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之一。

神话的双墩有了新解。从那以后,我多次造访双墩。

文明的双墩

中华文明起源“多源一体”说成为学界共识,双墩是起源坐标图上的一个亮点

双墩遗址南距淮河3.5公里,东北距北淝河2.5公里,遗址位于双墩村北侧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180米,东西宽约1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1986年秋蚌埠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著名的纹面人头塑像于当年发现;安徽省考古所于1991年春、1992年秋两次发掘,出土大量文物。2014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再次发掘。

2017年岁末行走双墩时,记者远远看到两辆车停在双墩遗址展示区栅栏门前。走近一看,其中一辆还是北京牌照。一打听,原来有一位考古爱好者途经蚌埠,专程到双墩,探访这座有刻划符号的文化遗址。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之一。这位在北京从事文化工作的汪先生说,淮河上游的有刻划符号的河南贾湖遗址他去过。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伊拉克等世界上有古老文字的遗址他去过多处。双墩的刻划符号包括贾湖的刻划符号与甲骨文分属不同的体系,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双墩刻划符号与甲骨文有渊源,但也不能证明双墩刻划符号不是一种文字的起源,或许这一种文字已经失传了,或在进化的过程中被另一种文字系统所替代。汪先生认为,远古时期,北方的红山文化、西北的大地湾文化、东南的良渚文化、淮河流域的双墩文化等,各自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并与周边文化不断地碰撞、汇聚、融合,在文明的进程中,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文化居领导地位,而可能是文明被野蛮征服,落后的文明主导了历史进程,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秦灭六国后,同时剿灭六国文化,“书同文车同轨”,六国文字中可能就有双墩刻划符号的基因,只是无法考证了。

因为有刻划符号,因为有7000年的双墩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的坐标图上,双墩遗址成为一个亮点。这位汪先生不远千里来拜访双墩,或可证实双墩遗址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传奇的双墩

大土墩,雷达站,钟离国国君墓,流沙层,这个地方不一般

双墩和周边的村庄一样,村民居住的房屋大都是平房,两个三丈多高的大墩子很显眼,是淮河边上明显的地理标志物,因此这个地方被部队看中。1958年,部队在此设雷达站,把两个墩子的顶部推平,安装了雷达。后来在北墩的东北处开挖了一个防空洞,深入墩子五六米,伸出部分还能看到混凝土浇筑的券顶和洞壁。部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撤走,留下几排房屋。

双墩村委会主任姚发兵家就住在墩子旁边,他说双墩的小孩子比别的村有福气,有大墩子玩、有电影看。他小时候天天爬到墩子上玩,那时候部队和双墩村民关系很好,除了营房、基站不让进,操场、篮球场、乒乓球台都可以让孩子玩。部队一放电影,就等于给全村发福利。一到放电影的傍晚,孩子们最高兴。

日前,记者在双墩遗址上航拍的时候,文保员姚运标走过来,察看记者在干什么。双墩村一共有3个文保员,轮流巡视双墩墓和遗址区。

说起2006年双墩1号墓发掘前发现的盗洞,姚运标印象深刻。“盗洞是从原来部队防空洞向里挖的。防空洞就贴着墩子,进去有七八米深。部队迁走后,防空洞一直撂着,没人问。盗墓贼就选中了这个隐蔽的地方,因为墩子周围都是光溜溜的,一动土大家都能看到。盗墓贼很专业,定位很准,先是向中心打了一个1米多高的直洞,直达主墓室墓顶,然后垂直向下挖,估计挖了四五米深,因为打到含水量很大的流沙层,盗墓贼又向下打了一点,但后来放弃了。专家分析,还是因为积水太多,盗墓贼无法穿越这道水网而未能得逞。双墩1号墓能完整保存到现在,大概就是因为有地下水的保护。小时候家里打井,挖一米多深就见水了。”

当年双墩1号墓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复发掘,就是因为发现了盗洞。正式发掘开始后,用挖掘机挖开封土。挖了一半发现封土不一般,是红、黄、白、黑、灰五色土。封土推掉后,发现整体像玉璧一样的白土垫层。再往下三四米,就到了流沙层,头天挖下去一米多,第二天又淤平了,如此反复多日,考古队挖不下去了,找专家商量解决办法。后来采取水泥灌浆封住墓壁,在墓坑四周打井、用水泵持续抽水的办法,降低墓坑内的水位,这才穿透流沙层,挖到墓底的黄土层。

墓室打开后,出土了不少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在青铜钟的铭文上,专家找到了墓主人的名字,原来,这是钟离国国君柏的墓葬,传说中的钟离国就在蚌埠一带。

双墩1号墓地下土层结构就像夹心饼干,上下都是硬土,中间是含水流沙层。姚运标不明白,当年下葬打穴,这个坑是怎么挖成的?

聪慧的双墩

从做豆饼摊粉皮压粉丝,到建大棚开工厂办企业,双墩人领跑致富路

双墩人继承了双墩先民的聪明智慧,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一显身手。姚发兵说,30多年前双墩人就开始做豆饼摊粉皮压粉丝,从刚开始的纯手工,到半人工半机械,再到后来的机械化,发展速度非常快,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两三百家作坊。生产淀粉的下脚料可用来喂猪,每个作坊又都配套了养殖项目,淀粉和养殖成了双墩的特色产业。后来,产业逐渐集中,一部分作坊做成了公司。

姚发兵说,他小时候家里就开始洗淀粉做粉丝,虽然是手工劳动,规模小产量少,但是在种地之外多了一项经济收入,家里开始有余钱了,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后来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淀粉作坊基本淘汰,有些村民转行做其他行业,经过治理排放达标的企业还在生产。有一位村民把淀粉厂开到了广东,从家乡收购半成品,运到广东加工成成品,销售到香港市场。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了家乡的产业。

双墩村党支部书记李桂胜介绍,现在的双墩村由双墩、东风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北与梅桥镇相接,东与吴郢村相邻,南跨中环线、西临淮畔路,南面西面都是工业园区。全村共有土地6300多亩,1900多户、5730多人,分为20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0名。特步项目、宝岛电动车项目、大庆北路、中港TC项目等拆迁后,减掉五六百多户,目前全村土地还有4000余亩。“双墩村现在没有闲人,年轻人不是自己创业就是在工业园区或村里的企业上班,中老年人经营大棚蔬菜种植和养殖。”李桂胜说,村民办的企业有30多家,不仅有传统农副产品加工,还有配件铸造、机械加工等,规模较大的企业用工达一百多人。

未来的双墩

绝无仅有的文化遗址,硕果仅存的自然景观,双景合璧,双墩的未来令人憧憬

2017年岁末,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双双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消息在坊间蹿红,由微信公众号《蚌埠发布》播发的这条消息一夜之间阅读量过两万,24小时阅读量破3万。两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不仅充实了蚌埠大禹文化产业园的项目库,更是增加了具有本土文化基因的核心资源,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打造国字号旅游品牌,带动淮上区、禹会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以此为核心,推进“双墩——三汊河湿地”、“涂山——天河风景区”整体规划建设,进而提升城市能级,是一个绝好的契机;同时也是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中心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

“我们都知道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了。建国家公园对双墩来说是大事、好事,我们积极支持。”李桂胜说。

“我希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赶快建设,早日建成。”双墩村文保员姚启怀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彻底改变双墩村的面貌,村庄变公园,相信会给村民带来更多机会。

姚发兵觉得,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双墩村、淮上区、蚌埠市都有好处,但是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村民的住房保障、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双墩遗址包括双墩墓周围都是民居,建公园就要大拆迁。目前双墩新村一期2400户住宅项目基本建成,二期工程要尽快实施,只有安居才能乐业。

在双墩1号墓西侧路口,“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指示牌非常醒目。双墩村距北淝河很近。北淝河三汊河段的万亩原生态自然湿地,是淮河流域平原沼泽型湿地的标本,2016年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挂牌。

李桂胜说,大庆北路马上就要开工建设,直通三汊河。通车后,双墩和三汊河就将连为一体。

新闻推荐

小记者达人

大家好,我是龙子湖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小记者胡锦淳。2017年在老师们和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我学会了感恩与尊重,交流与合作。用纯净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在学校和蚌埠市小记者团开展...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高地、春秋时期的钟离古国、中国文字的起源地之一、国家考 古遗址公园,双墩村有着不寻常的过去,也将有不一般的未来 慢下脚步走近双墩 来场连接古今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