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即将分娩,好心夫妻一路护送至医院,产妇致电本报热线紧急寻人,想当面向这对夫妻道声谢。昨日本报以《冰天雪地将分娩 好心夫妻送医院》进行了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市民常女士读完《淮河晨刊》后打来电话,称这对好心夫妻其中的一位是自己的朋友,记者立即进行了采访。
毫不犹豫出手相救
这对好心夫妻是苏燕、马浩夫妇,妻子苏燕是幼教老师,在龙子湖区文教幼儿园工作。可联系采访她并不容易,电话那头的她极力推脱:“这点事情真的没啥。”不过听说记者还要去她的单位,她便勉强同意接受了采访。“那天上午雪特别大,路面也特别滑,我本来是打算坐公交上班的,可等了好久也没等到车,便让我老公开车送我去单位。”苏燕回忆道,“当时我们车开到新城实验学校的西门附近,看到一对母女在雪地里慢慢地挪着,年轻的那个女子挺着肚子,每走几步都要靠在她母亲身上歇一歇,而且表情很痛苦。”“我当时就在想这孕妇不会要生了吧,否则也不会在这么大雪天还出门,况且路面还这么滑。”苏燕告诉记者,“正好那时车子从她们身旁经过,我就赶紧让我老公倒车。下车一看,那个孕妇像是快要生了,事情紧急,我便赶紧让她们上了车,在车上向单位领导请了个假,抓紧时间把她送到医院。”“我也是孩子的母亲,特别能够体会孕妇临产时的情况。”苏燕说,本想着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一个多星期后,朋友在报纸上看到了陈女士寻找好心夫妻的报道,惊讶之余,也倍感温暖。“这事情我和朋友提起过,她一看到报纸,就打了你们的热线电话。”说到这,苏燕有些不好意思,“这点小事情举手之劳,不值得特别报道。”
这声感谢并未迟到
得知好心夫妻找到后,陈女士一家十分激动。陈女士说:“太感谢《淮河晨刊》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找到了恩人。”她特别向记者要了苏燕的电话,问清了她的工作单位,说要登门送上锦旗,以示感谢。
陈女士的母亲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及时被送到了医院,陈女士的生产才尤为顺利。现在陈女士和孩子已经出院了,母子健康平安。“本来生孩子就是一件紧急的大事,雪天临产等不到车我们娘俩都快急坏了,没想到遇上了苏燕、马浩这样的好心夫妻,这也是咱家孩子的福气。”
电话另一头,苏燕也一直惦记着陈女士恢复的情况,“我们从医院出来后,就一直在想,应该等到她们平安住院后再离开的。万一她们娘俩还有什么事情呢。”苏燕说,看到报纸报道后,才知道陈女士已经出院了,孩子也很健康,这才放下心来。“真的不需要特别感谢,这只是举手之劳。”
新闻推荐
日前,蚌埠新港转运煤炭,进行货物装卸。记者刘晨摄岁末年初,淮畔明珠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看,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仓库门前,货车接踵穿梭,一片忙碌景象。听,蚌埠港集装箱码头,一艘艘驳船...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