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靳瑾
虽说昨天雪花还没飘,但北风那个吹啊,也是透骨寒。北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迈不开腿,好在也吹得老赖雾霾卷铺盖走了。23日上午10点,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正式解除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算起来,从15日发布到23日解除,此次雾霾赖在蚌埠竟有8天的时间。
北风虽冷 驱赶雾霾却有力
此次的重污染,可以说来势凶猛。15日中午12时预警正式发布后,很快就显示威力,AQI指数比平时高出一大截,出门的人纷纷戴上口罩。手机屏幕上,气象APP不时跳出来提醒:现在是重度污染,蓝色骷髅标志看得人心里发慌。
从全省范围来看,此次重污染预警并非蚌埠一家,而是除黄山以外15个地市的大范围预警。而且,雾霾还显示出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大家都以为三两天就能解除预警后,却顽强地滞留不走。从15日12时发布黄色预警,到23日上午10时解除,雾霾始终盘踞上空,抬头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天。
好在从昨天5点开始,冷酷到底的北风呼呼号叫着前来解围,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不断下降。虽然冷,却不至于不能呼吸。在综合未来几天气象条件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正式解除黄色预警,同时停止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雾霾大范围来袭 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虽说预警终于在昨天解除了,但市民仍然要问一声为啥雾霾这么顽固地蹲守蚌埠?是雾霾太没有良心,还是我们做得不够好?对此,市环保局也给出了正面回应:环境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尤其是区域性、输入性大气污染问题难以有效控制。通俗点说,谁也不能把城市罩起来,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活。
“近年来,蚌埠市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面积和质量不断提升。但对于全国范围的、频繁的雾霾天气来说,局部改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昨天下午,市环境监察支队二大队队长沈群告诉记者,只有当大范围的空气质量好转,雾霾才不会如此频繁造访,蚌埠蓝才能一直霸屏。
防霾治霾 蚌埠一直在努力
不过,近年来蚌埠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还是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蓝天行动”,要求建筑施工、拆迁施工、道路施工等作业时必须同步采取低尘作业、同步洒水等措施,渣土车辆全密闭运输。去年11月起,第一次采取“超常规”措施整治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停止各类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土石方作业以及房屋拆迁施工等,全市渣土运输车辆全部从后台“锁死”,禁止工作。此外,全市在去年淘汰黄标车3715辆,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对小型燃煤锅炉进行淘汰和改造,并启动了第二阶段高污染燃料禁燃,措施和力度都是空前的。“从雾霾发生频率和程度而言,其实这两年并没有增加。”沈群还解释说,从去年的监测数据来看,蚌埠市的大气、土壤和水环境质量都有一定改善。以PM10为例,去年全市PM10平均浓度99.5微克/立方米,同比2016年在全省上升5个位次,是皖北空气最好的城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瑶)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显示,蚌埠市未来几天将有持续雨雪冰冻天气。1月22日,市应急办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