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这座城市里,总会不经意间地看到“中国城投”的醒目标识。多年来,这个集团一直致力于蚌埠的城市建设,与很多人的生活其实早已密不可分。2018年元旦刚过,中国城投建设集团总裁林秀才就匆匆赶到蚌埠,与第六工程局的高层们一起,谋划企业新一年的新发展、新作为。
中国城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79年4月13日,在近40年发展历程中,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中央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企业于2015年3月进行了公司改制重组。该集团所属八家工程局、七家区域投资公司和二十余家分支机构。其中,集团的“领头羊”第六工程局就“驻扎”在蚌埠。
落子蚌埠、布局华东、辐射国际
在接受当地主流媒体的专访中,集团总裁林秀才明确表示,中国城投正在谋划华东区域战略布局,要以在蚌的第六工程局为基础,继续扩大其规模,建立整个集团的华东区指挥总部。这个总部的成立,不仅满足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全球不断提升的人居环境要求,而且也将担当企业在发展“快车道”飞驰的助推器,更能够为所在地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增添“重码”。
林秀才坚定地说:“我们的华东区指挥总部一定落在蚌埠,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不仅彰显了企业要大干一场的决心,也表达了对蚌埠未来发展的充分信任。
采访中,林秀才坦言,第六工程局的总部在蚌埠,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成为六局成长和发展一片沃土。他也曾是六局的一员,事业的起点在这里,这里也是他的“福地”,所以把集团的华东区指挥总部建在蚌埠也是他的愿望,为的是回馈社会各界一直以来的支持和认可。另外,蚌埠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发展后劲很足,地处淮河中游,面向长三角,背靠中西部,铁路、公路、水运体系健全,皖北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稳固提升,随着城市地位的不断提升,蚌埠速度也不断提升,他看好蚌埠的未来。
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新步伐
作为一家“中字号”企业的领军人物,林秀才一直认为,中城投参与到“一带一路”中义不容辞。为了紧跟国家步伐,集团多次召开董事会,积极部署在国家战略布局引导下,企业发展的新途径。近两年来,中城投密切关注中国的“朋友圈”,用资本助力,在“一带一路”的国家路径中,投资、开发沿线经济产业。同时,大力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产业项目,依托资本,以市场化为导向,形成多边机制的资源共享。“时代塑造格局,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中国力量越来越举足轻重。中城投将在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战略基础上,做中国‘一带一路\’有力的践行者,以工匠精神做精品工程,打响品牌国际知名度。”林秀才此番话并非空口喊出的豪言壮语,而是企业已经付诸的实际行动。秉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企业发展愿景,中国城投早已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城投已经开始了尼泊尔·佛祖机场项目、柬埔寨福隆盛中柬工业园区项目、马来西亚马六甲·印象项目、老挝北部机场项目、金三角地区客运码头、货运码头项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
“三放”之道打造企业铁军
一直以来,中国城投秉承“为企业求发展,为员工谋利益、为客户创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企业使命,并遵循“信任共赢、创新超越”的经营理念。公司业绩不断壮大,商誉卓越,名声日盛,而作为总裁的林秀才却一直不断地放权、放手,当然同时也很放心。
每年,林秀才只来六局一次,最多不超过2次,常常是当天来当天走。有人曾对这种“不闻不问”的管理方式质疑。林秀才却说,这正是基于自己对企业团队的信任。
人心齐泰山移,六局这个团队我很放心,是在我们的企业文化中孕育出的一支久经沙场,经得起考验的铁军,能够让我放权、放手和放心。”林秀才认为,企业的领导者只要把握住重大决策,能及时化解重大问题,其他的时候要能给员工留下足够的施展空间。“公司要敢于放手,让员工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企业文化需要培养和传承,所以要让每一个员工知道公司为什么存在,向哪儿发展,未来是什么,每一个人在公司的平台上会怎么发展,让员工看到未来和方向,并且能够人与企业共同成长。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发展成长企业才能蒸蒸日上。” 陈瑶
新闻推荐
为落实环保部要求,规范蚌埠市核技术利用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管理,近日,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协助六家单位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注销工作。据了解,蚌埠市共有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五河长途汽车客运有...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