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风雪之夜送温暖 本报记者 张婷婷 文/图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1-26 16:25   https://www.yybnet.net/

昨夜 市民政部门上街救助流浪乞讨者 截至记者发稿时,发现流浪或露宿人员4人 其中3人被接回站内救助,为1人送上棉衣御寒

24日,蚌埠市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二场雪,持续下降的气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市民外出造成不少困扰。为了保证流浪乞讨人员免受冻饿,得到及时救助,蚌埠市开展了“寒冬送温暖”集中救助行动。

昨晚7点半,市民政局组织救助站工作人员,和蓝天救援队、社区志愿者一道开始了夜间沿街巡查。淮河晨刊记者跟随救助巡查组,乘坐着满载棉被、棉衣和食品的救助车,先后来到百货大楼、火车站周边,对流浪乞讨人员聚集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巡视。

雪夜救助

3名流浪人员被接回救助站

25日晚7:50左右,救援巡查车第一站停在了百货大楼附近。刚下车,夹着雪粒的冷风便直接砸在了记者的脸上,吹得人直哆嗦。没等记者稍作休整,救助巡查组工作人员便迅速地打开后备厢,将提前准备好的棉被、军大衣、方便面、饮用水必备品纷纷拿在手中、扛在肩上。

这时候,雪下得越来越急,气温也越来越低,记者深一脚浅一脚地紧跟着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脚步。走在白雪覆盖的砖石上,记者鞋底打滑,几次差点摔倒。“百货大楼附近有个凤阳路地下道,可能会有流浪乞讨人员在那里躲避风雪。”穿过百货大楼小吃街,蓝天救援队队员张桂安一边紧了紧怀里抱着的棉被,一边和记者说。“大家下楼梯时小心点,注意别滑倒了。”来到凤阳路地下道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大声提醒。扶着栏杆,小心地迈开腿,记者与工作人员在地下道及其周边内巡视了一圈,并未发现有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我们到西边再去看看,你们那组去火车站附近转转,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晚上8点半左右,救助巡查组兵分两路,记者紧跟上其中一组来到了火车站。“看,那有两个人!”在火车站售票大厅一个角落里,一对老夫妻缩在墙角,其中大爷躺在自带的被褥上,大娘则坐在其身侧,身边麻袋里装着他们的衣物,靠墙放着两根木棍。“我们昨天就来蚌埠了,夜里就在售票大厅将就一晚,没想到雪会下这么大,还怎么冷……”“跟我们去救助站吧,那里有床睡,有空调,还有饭吃,暖和得很,你们年纪这么大了,再这待一晚身体肯定扛不住……”征得老两口同意,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为其收拾好被褥,搀扶着送上救助车。一路上,老两口不住地道谢。

另一处角落,面对工作人员的劝导,蹲在售票大厅的一名抄着外地口音的男子裹紧了衣服,并不领情。见劝说无效,市救助站站长李华明只好从救助车上取来御寒的棉衣,为该男子披上。“既然你不愿意去,穿上棉衣也能暖和点。”李华明说。

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救助巡查组先后发现流浪或露宿人员4人,其中3人被接回站内救助,为1人送上棉衣御寒。

提前行动

23日开始,每天两组不间断巡查救助

“22号天气预报蚌埠市将出现一次持续雨雪冰冻天气,为了保证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我们提前进行了部署。”李华明告诉记者,23日当天夜里,市救助站就开展了集中上街巡查救助行动,每天两组的夜查行动将持续至28日。“因为流浪乞讨人员可能会找一些隐蔽或者比较温暖的地方休息,我们工作人员在白天会出去寻找这些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夜间巡查救助。”

据了解,按照“寒冬送暖”专项救助行动统一部署,蚌埠市各区救助站已经组织工作人员根据天气变化不定期开展夜间巡查行动,主要巡视地点为流浪乞讨人员容易聚集的重点大街、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天桥、商场门前等场所,努力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

新闻推荐

不文明遛狗族真闹心

昨天,我乘电梯下楼买菜,遭遇惊险一幕。当电梯开到第六层的时候,当时也没在意,突然一个黄色的东西扑到我身上,一看是一条“大金毛”立着身子,两个爪子扯着我的衣服,龇着牙对着我,舌头伸得老长,嘴里还流着口...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风雪之夜送温暖 本报记者 张婷婷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