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郑可比俺亲闺女还亲,俺们都打心底里喜欢她。”在市老人休养院,提起养老护理员郑兰萍,不少入住的老人都赞不绝口。
对于郑兰萍来说,养老护理员是一项繁杂琐碎、艰苦劳累的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2011年4月,张大爷和洪老师夫妻两人入住市老人休养院,洪老师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脑梗,成了植物人。老人饮食需要打鼻饲,每天用针管往鼻里打食物,动作不仅要轻要慢,而且不能着急。
负责护理洪老师的郑兰萍每次都要弓着腰小心翼翼地喂饭,半个多小时不换姿势,一顿饭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因为长年卧床,洪老师身体免疫力不断下降,皮肤一碰就会烂,所以照顾起来需要格外细心,不能有一点马虎。洪老师去世时,张大爷感谢地说:“俺从心底感谢小郑,让我老伴在最后的生命里走得体体面面。”
生活在护理区的老人,多数都是失能老人,身体不能自理,自身有很强自卑感、失落感和孤独感。为了使老人愉快地生活,工作之余郑兰萍会主动和老人交流、谈心,与他们谈过去,谈子女,把外面的新鲜事情说给他们听,拉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用灿烂的笑容温暖着每位老人。
就这样,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郑兰萍一干就是27个春秋。她告诉记者:“看到老人对我信任而又依赖的样子,真的让我感受到当你用真情、用微笑对待老人的时候,老人也会把你当成亲人。”
十九大报告中,对养老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蚌埠市是全省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之一。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蚌埠市早在199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0%,达到国家规定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目前,蚌埠市92%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5%的老年人选择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选择入住机构养老。
为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市民政部门持续关注完善和落实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养老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老年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市民政部门还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覆盖面、丰富养老服务的内容,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提高。”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完善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力度,积极推动专业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同时,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达标奖励政策。对经验收达标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财政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社区无偿提供用房,并根据其实际投资规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新闻推荐
雪地上的铿锵玫瑰 □特约撰稿 李屹峰/文 本报记者 时昭旭/图
1月26日,禹会区长乐路,蚌埠第十中学。经过又一轮的暴雪袭击,空旷的足球场完全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的刺痛。就在这冰天雪地,一群斗志昂扬的女孩儿在主教练...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