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梦晴 文/图
在龙子湖区投放的公共自行车,带有桩位。
凤阳路立交桥下,孤零零地停着一辆小蓝车。
倒伏在绿化带旁的小蓝车。
停在胜利公寓小区楼下的共享单车。
2016年11月底,公共自行车进入蚌埠市,先是一抹橙色亮相街头,龙子湖区设置了公共自行车投放点。其后城市大街小巷涌现出了绿色小车身影,再后来小蓝车在蚌埠市问世。一时间,共享单车成为街头一道风景。
凭借着绿色节能、方便环保等特点,共享单车扫码即走、随取随放、价格低廉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短途出行的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然而共享单车在蚌埠市投放的两年间,在给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公交站台变成共享单车停车的地方,人行道、盲道、公共绿地等也都成了单车停车场;车辆损毁、违规占道、私人侵占和交通违章等现象的频现,对城市管理提出了考验。如今,共享单车又面临着押金难退问题,引起了市民的不满。
体验 有惊喜也有烦恼
高女士家住金生家园小区,周末想去附近菜市场买菜,熙城观邸小区向西有一家农贸市场,离高女士家最近,可要是步行过去也有近两站路,单趟大概需要十多分钟。“开车去买菜停车位找半天,弄不好还被贴单。”开车买菜不方便,考虑到买完菜还要大包小包地拎着,高女士来到小区旁边的共享单车投放点,从中选取一辆共享单车,拿出手机,扫码、解锁、骑走,一分钟时间搞定。如此一来,原本步行需要十多分钟的路程,骑车2分钟就能到达农贸市场,买完菜后的大包小包也不用人力拎着,回到小区附近,高女士将车停放回原位,然后回家。
一直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曹女士,自从共享单车来到蚌埠市,她便将破旧的自行车放在家里,选择用共享单车出行。这是一位普通上班族使用共享单车的缩影。每天,这座城市里和曹女士一样,骑着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市民不在少数。显然,共享单车的到来,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只要支付押金,扫一扫二维码,市民就可以骑走路边的共享单车。
据了解,蚌埠市的共享单车一共有3家,分别为龙子湖区投放的公共自行车、牛拜单车及哈罗单车,投放量共计在一万辆左右。但是,共享单车在惠及区域更广、惠及人群更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共享单车随处乱停放,粗暴使用车辆、私人侵占、退费难。”受到一些市民吐槽,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共享单车问题日益凸显。如此背景下,市民关于规范共享单车的呼声,也愈演愈烈。
走访 乱停乱放不文明
日前,淮河晨刊记者走访了蚌埠市一些街头发现,乱停乱放,被粗暴使用的共享单车不在少数。纬四路上,两边的沿街门面旁不时看见蓝色的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在人行道上,有的市民使用完车辆直接将其扔在店门口、银行门口,丝毫不理会自己如此停车会不会影响到别人。在纬四路农贸市场旁人行道上,设置了“共享单车电子围栏”,上面清晰写明了使用方法。“不毁坏、不私藏、不围堵 文明使用、文明摆放、文明爱护”,醒目的字眼却起不到任何作用,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圈内,除了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共享单车外,就连电瓶车也要“插上一脚”,横在一排小蓝车中。有的小蓝车,直接“躺”在雪中无人过问。
记者来到凤阳路火车站附近,不时也能看见使用过的共享单车静静地靠在银行门口、公交车站站台后,而一旁的共享单车电子围挡,形同虚设,停着电瓶车和自行车。最为醒目的,在汇金广场的一处角落里,几辆蓝色共享单车“抱团”倒伏在一处绿化带旁、垃圾桶旁,似乎在等待着有人为他们来归位。
目击 私人侵占太随意
在采访中,记者碰见了一位前来租车的市民,他表示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他出门逛街卖菜都会选择骑车,省钱便捷还能锻炼身体,但是他认为很多人都没有规则意识,用完车就乱停乱放,甚至还有人把车骑回家一连放几天。前两日下雪,记者外出采访时,纬四路一家超市门前,由于雪天路滑,商家干脆弄来几辆小蓝车,在车把上系上绳子,一字排开,将店门口楼梯圈住,以防前来消费的顾客走上去滑倒,商家的“好方法”,确实是保障了顾客们的安全,却也引来不少人的吐槽。
雪霁天晴,日前,记者来到胜利公寓小区内,单元楼楼下随意停放着几辆蓝色和绿色的共享单车,看上去车辆依然崭新,自行车座位上积雪还未化,目测这几辆共享单车至少在小区里放置了一个星期。同样,前段时间的一个周末,记者在海亮明珠小区楼下,也发现了几辆共享单车的身影,一连几天都停放在同样的地方。“这些车骑过了要求放哪的?能不能放楼下,我看这几辆车放很长时间了。”采访中,一位居民问道。
无独有偶,在胜利西路一小区楼下的棋牌室门前,一辆小蓝车也一连几天停在棋牌室门前,俨然变成了私人用品。
影响 投诉增多成问题
共享单车“无桩”的运营模式给用户提供了使用便利,但也成为共享单车管理最突出的问题。目前,虽然城市管理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规定单车需停放在规定的停车位内,但在实际使用中用户素质不一,贪图方便随意停车导致占用人行道、公交站台,甚至是机动车道等公共区域的现象十分普遍,引来不少市民的投诉。“最近一段时间,学校门口停放了很多共享单车,在家长接送孩子的高峰点,共享单车的停放造成了交通压力,造成学校门口更为拥堵。”前段时间,有家长拨打本报热线反映,新城实验学校门口停放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乱停乱放的“重灾区”,由于中小学校大门两侧道路共享单车车位的划定和车辆乱停放,使得中小学校门口道路两侧共享单车随意停放、挤占盲道的现象非常严重,在上学和放学时段,给学校大门两侧道路造成了拥堵和学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影响到学生和家长的正常出行。
同时,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说,共享单车的押金依然是难以言说的痛,收取押金的本意是为了解决诚信问题,谁承想,如今却成了引爆问题的导火索。记者从12315市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了解到,牛拜单车押金难退已上升为群体投诉事件,截至目前,受理用户关于押金难退投诉约有1000余起。“前期我们已经多次约谈牛拜单车负责人,并且每天定时向牛拜单车负责人发送投诉用户信息,要求该负责人每天受理部分退款。”12315市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负责人曹桂旭告诉记者,牛拜单车负责人已承诺,在7月1日前,将所有投诉用户押金返还,或在用户许可的前提下,将押金转为超市购物券使用。
解决 多措并举严起来
如何做到规范管理,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记者发现,龙子湖区做的较好,他们安装的公共自行车投放点有10处,车辆的使用必须从桩位出租、返还,杜绝了公共自行车使用完不及时归还,乱停放以及私自扣车现象。“一旦发现用户超过12小时不返还车辆,则被系统认定为‘非法占用\’,通知用户将车辆返还至桩位。”公共自行车负责人孔祥睿说。
而牛拜单车以及哈罗单车虽投放点覆盖全市,但由于无桩的运营模式,造成车辆乱停放问题尤为突出,仅靠行政执法部门巡查和公司人员定期维护远远还不够。完善用户个人信息,对单车使用者进行约束,规范用户行车及停放秩序,明确运营商、用户之间的权利与责任,通过GPS等技术手段对车辆进行定位,对不停放在规范地点、私自扣车用户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或扣分、列入黑名单的方式,鼓励更多用户参与到监管中来。归根结底,还要提高用户素质,多措并举,这才是共享单车应该走的一条路,真正让“小黄”“小绿”“小蓝”,在珠城走得越来越远。
新闻推荐
文明经商 向占道经营说不 本报记者 陈瑶 实习生 李梦迪 文/图
下午三点钟,新天地西门特利亚美食街上,摊贩们就把供客人吃饭的桌椅直接摆到路上占道。金域名城北门外的人行道上,停满了占道经营的二手车。华利街和中山街路口,贴膜、卖手机壳的小贩直接将摊子摆在路...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