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楷)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2017年蚌埠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5.2%,居全省第1位,“1+3”创新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蚌埠市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瞄准《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大重点领域,挖掘老工业城市综合优势,发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等平台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各类创新资源集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了智慧经济、互联网经济等新业态,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在挖掘老工业城市综合优势方面,蚌埠市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西部城区5户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16户商混企业退市进郊和 34户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腾换空间,优化布局,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目前,中粮生化蚌埠产业园、丰原生物产业制造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丰原集团维生素C及其衍生品迁建、环酸、明胶等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约30亿元;城市中环线内7家商混企业实现关停;蚌埠卷烟厂、安徽柳工、安瑞科、皖酒集团等一批老企业实现入园发展。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蚌埠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持续提升玻璃设计研究院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丰原集团国家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粮生化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创新能力,依托骨干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加快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硅基新材料等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等。同时,加快开发区优化整合升级,明确1到2个主导产业,重点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全面推行开发区内企业审批、审核事项全程代办制度,引进配天重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比亚迪云轨安徽制造中心、凯盛新型显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蚌埠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已上升到第42位,连续6年实现争先进位。此外,还加快中小企业产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产业集聚专业镇等建设,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130余万平方米,引进入驻企业200余家,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专业镇总数达26个。
在政策支持方面,蚌埠市去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力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创新能力,不仅推进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还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安徽工业精品28个,新增新产品28个,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超200户,高科能源、浩中机械、强力重工等11户企业成功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蚌埠市将奋力激活创新基因、发展潜能,用好、用活、用足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以硅基和生物基为重点,依托凯盛科技集团发展壮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丰原集团打造全产业链的聚乳酸产业园,建成双千亿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中粮生化建成国内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依托中国兵器214所建设MEMS产业联盟,打造传感器产业基地;并继续培育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医药等新兴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2%、48%以上。
新闻推荐
上周五,《淮河晨刊》以《共享单车路在何方?》为题,报道了蚌埠市共享单车在运营中暴露的问题:乱停乱放影响市容,私人侵占伤害文明,押金难退拷问诚信……大家不禁会问:推广共享单车,倡导低碳出行,方便百姓生...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