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湖区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召开
龙子湖区实施全天候机械湿扫与洒水降尘
区人大代表视察环保工作
整治建筑立面,拆除道路两侧店招店牌
2017年,龙子湖区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全区上下全力攻坚克难,争创一流业绩,创新城市管理各项举措,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城市颜值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今年龙子湖区坚持标准不放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转变思想转变作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机制,补齐城市管理短板;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举措,狠抓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
明确“作战”方案重拳宣战大气污染
生产预拌混凝土却不采取防尘措施,被责令停工后拒不整改且继续生产。近日,龙子湖区城管执法局依据《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依法对一家违法商混搅拌站处以10万元罚款,打响了该区蓝天保卫战的第一枪,也是蚌埠市依法处罚大气污染案件单笔开出的金额最高的罚单。
2017年,龙子湖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加大夜间差时管理力度,全面取缔露天烧烤,督促烧烤排档开启油烟净化设备。加强建筑施工单位管理,通过发放《致全区各建筑施工单位的一封信》、约谈工地负责人等形式,杜绝渣土车及施工扬尘污染路面和大气。强化拆迁工地管理,及时硬化裸露场,对裸露建筑垃圾进行清理转运或覆盖防尘网。组织环卫企业和工人签订不焚烧落叶垃圾承诺书,对全区主次干道、扬尘易发区域实施全天候机械湿扫与洒水降尘。局领导每日排班上路,加大重点时段(夜间)及重点区域督查力度,确保各项举措得到有效落实。
今年龙子湖区已明确了“作战方案”——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围绕实施“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等措施,即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加快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排气污染、强化面源综合整治,控制各类扬尘污染、强化其他污染防治,控制各类露天焚烧等五大方面,实施年度重点工作方案。“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长期以来困扰大气污染防治的痛点。”龙子湖区城管执法局在采访中表示。按照实施意见,今年5月底前,完成全区煤炭消费现状摸底排查,分类制订煤炭消费用户清单,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同时加快燃煤锅炉、玻璃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年底前,市区建成区内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以及玻璃等行业工业窑炉要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在新建和改用天然气的过程中要同步实现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蓝天保卫战,打响更要打赢。为研究探索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龙子湖区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督查机制,对重点任务实施领导包保机制。由区环保局、目标办、效能办组成区蓝天保卫战专项工作督察组,每周对全区5类24个工作任务不少于2次督查,重点项目每周必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下发督办单。
发挥数字城管优势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017年,龙子湖区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标准化指挥中心,逐步实现与市级平台资源共享,数字城管系统功能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积极构建网格化精细管理新格局,坚持集中整治常态化,推进执法力量重心下移,推行网格化精细管理和“714”工作法,全年处置数字城管交办案件4.59万件。
围绕整治建筑立面,重点开展户外乱象专项整治,提升市级示范路外立面,打造解放一路示范街区。牵头制订《解放一路示范路提升改造工作方案》,全面实施解放一路建筑立面提升改造,全面拆除道路两侧店招店牌及违规户外广告,并按照“一街一景、一楼一线、一店一招”的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整治、分段设置店招店牌 150余处。配合住建部门,对道路两侧沿街建筑外立面进行全面清洁粉刷。会同市场监管、环保及辖区街道,取缔占道经营,推动餐饮经营户后堂升级改造,积极打造小餐饮示范一条街。
在加快环卫改善城乡面貌方面,2017年龙子湖区按照环卫“属地化、市场化、机械化”要求,投入4260余万元,建立了“政府统一出资、企业统一作业标准、市容部门统一监管”的“三个一”运行模式,在全市率先实现环卫“城乡一体化”。开展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建立建筑垃圾收运暂存体系。组建装修垃圾专业清运队伍。推进公厕达标创建活动,对全区57座公厕设施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完善公厕设施,确保设施齐全、功能完好。
做好征迁拆违,服务发展建设。开展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加大新生违建防控力度,组织各乡街(中心)集中开展住宅小区违法建设清理排查、建档管理,有效遏制住宅小区违建势头。始终保持对新生违建的高压态势,累计发现制止新生违建76处、8856平米,拆除新生违建19处,8890平方米。围绕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和创城样本点整治,集中对20余个老旧小区开展违建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实施分类处置。积极参与矿山治理,对省环保督查组交办的李楼乡境内黄郢村、老山村、黄巷村9处非法加工采石点进行取缔,拆除建筑物及配套设施。
按照要求完成换装任务,积极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抓好执法队伍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
落实常态化管理举措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坚持队伍轮训制度化、常态化。排出2018年度执法人员轮训计划,统筹安排工作和培训。持续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持续强化队伍作风效能建设。开展“每月一星”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强化执法人员在岗履职督查考核,着力强化城管新闻发言人选拔和培养,为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外部执法环境。
严格落实网格常态管理,充分发挥区级数字化指挥平台指挥调度、远程实时监控、督查考核一体等系统功能作用,进一步明确乡街派驻执法中队职责,合理划分责任网格,细化网格人员责任,强化督查考核奖惩等举措,切实压实网格责任,着力提升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运行水平。
试点建立“文明诚信经营户”创建动态考评体系,坚持集中整治常态化,持续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传统节日和全市重大活动保障以及各乡街(中心)日常管理的难点问题,每周牵头开展一次大规模集中徒步清理整治活动,会同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持续开展市场周边环境、小餐饮占道经营、取缔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
强化执法办案,推动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制定年度执法办案工作计划,加强对乡街(中心)执法中队的指导,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围绕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依法立案查处力度,推动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解决。
强化监督问责,提高数字城管运行质量。严格落实网格常态管理,建立网格内全天候主动巡查管控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奖惩,切实压实网格责任,实现网格内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减少问题被采集几率。
做好拆违控违,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住建部违法建设专项治理 5年行动要求,结合省“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和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对辖区内已建成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摸清底数,按照“分类处置、依法拆违、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分步实施拆除,确保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完善乡街(中心)新生违建巡查管控机制,新生违建要及时制止、及时拆除,并实施“一户一档”管理,确保新生违建零增长目标。
强化作业监管,提升环卫作业质量。引导桑德公司、侨银公司等建立健全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奖惩力度,调动一线环卫工人积极性。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处置数字城管案件和突发事件,协调做好重大活动环境保障。建立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层层压实相关责任人的监管责任。
新闻推荐
全市强化道路运输市场监管显成效 今年以来,共查获各类违法违章行为143起
今年以来,市运管处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不断优化乘客出行环境。严厉打击“黑车”、站外带客等非法营运行为。采取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投诉举报与路面巡查、延时管理与错时稽查的方式,严厉打击...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