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小吃店主耿宁平:小吃不小,靠双手吃饭踏实 本报记者 靳瑾 文/图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5-03 01:14   https://www.yybnet.net/

“两个包子,一碗蛋汤,可再来个卤鸡蛋了?”5月1日早上8点,耿宁平像往常一样在自家小吃店里招呼着客人。小长假最后一天,这个点很多人还在睡懒觉,而耿宁平一家三口已经忙碌了4个多小时。

对家住紫荆名流小区附近的人来说,牛姐包子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自打有了小区,就有这家小店。20多个平方米的店铺摆着五六张桌子,筷子咸菜自取,桌有陈醋和辣椒瓶,是再寻常不过的街边店。煎包、蒸包、辣汤、蛋汤、豆腐脑,随处可见的早点小吃是店里卖了十来年的主打产品。熟客进了门不用看招牌直接点单,忘带钱第二天补上都行。做的是街坊邻居的生意,包子个大馅实在,老板和气好说话,生意一直挺红火。

“算起来,小店一开就是11年了。”一边忙着手里的事,耿宁平一边跟记者聊着天,自己今年56岁了。2007年11月,借着亲戚的门面房,开起了这家小吃店。“当时孩子上大学,我们两口子工龄买断,就寻思着干点什么吧。想来想去,做小吃门槛低,过日子也离不开,就是它了。”耿宁平说,其实之前自己连家务活都很少干,更别说开门卖早点了。刚开始还雇了面案师傅和洗碗工,可小本生意经不起算大账,后来和家属一合计,干脆撸起袖子自己干了。

做小吃是勤行,不论春夏秋冬,两口子凌晨3点之前就起床,4点前准时赶到店里,生火打馅熬汤,忙活两个多小时后,第一波客人就该上门了。耿宁平负责收钱夹包子,妻子在操作间,侄儿盛汤,一家三口忙得脚不沾地。上午基本要忙活到十一点多才能收摊,下午稍事休息,就要去菜场置办肉菜,回家发面剁馅儿,准备第二天的生意了。“过几天打算上晚饭,搞点馄饨水饺,不然店面光开半天太浪费。”耿宁平说,如今小吃店越开越多,生意没有过去好,必须得想点办法了。

“要说苦,夏天炉灶边像火焰山,冬天夜里骑着电瓶车,一路上脸跟手都冻僵。”干了十来年的早点生意,耿宁平说自己最心疼家属。一天忙下来,两条腿几乎没了知觉,累得都想哭。辛苦不算,没想到还有危险——两年前,自己烫青菜做馅时,手一滑一锅热水全倒脚面上,脚上的纱布缠得像粽子。家属也累出了下肢静脉曲张,耿宁平一狠心,关张歇业,在家休养了小半年。

尽管又苦又累,小店小吃却裹住了一家人的吃喝——别看几块钱的小生意,攒到月底也有大几千块的可观收入。对此,耿宁平总结说,靠双手吃饭,踏实。前些年,两口子还给儿子准备了一套婚房。“儿子在南京干互联网的工作,说回蚌埠找不到对口的专业。我们也由他去,反正家里有他落脚的地方。”说到孩子,耿宁平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骄傲:“我们两口子都奔着60去了,体力一天不如一天。看着孩子成家立业,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尽到,也就心满意足了。”

新闻推荐

绿茵场上烽烟起 □本报记者 苗成韬/文 刘晨/图

5月1日上午,在北师大附属学校赛点,2018年安徽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乙组)暨省十四运会青少年部乙组预赛在此开赛。来自全市15个地市的438名足球小将参加了本次比赛。而本次足球比赛的开赛也拉开了本...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吃店主耿宁平:小吃不小,靠双手吃饭踏实 本报记者 靳瑾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