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初,《蚌埠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对养犬管理主管部门、养犬行为、限养区域、《犬只免疫证》办理、携犬出行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办法》出台后已近5月,本报也曾多次跟踪报道,但是文明养犬这件事情并不如人意。大型犬在小区内自由撒欢;开放式公园、景区、广场成了遛狗集中地;不小心就能踩到草坪内的“地雷”……连日来,本报陆续收到市民投诉,称不文明养狗乱象仍然随处可见。随着天气逐渐炎热,不及时清理狗狗粪便、遛狗不牵狗绳等不文明养狗行为对公共安全产生隐患。
大型犬撒欢吓哭孩子
“《办法》出台这么久了,为什么还有人遛狗不拴绳。”家住云龙观邸的史先生拨打晨刊热线反映,近日,他带着3岁大的女儿在小区内散步,一只体型很大的哈士奇突然出现,吓得孩子站在原地,哇哇大哭。
“那只狗一边和我们对视,一边对我们狂叫,有种随时要冲上来的架势。”史先生将孩子看在身后,弯腰捡起路边的石头,以备不时之需。正当双方僵持,从狗后方慢悠悠走来一名男子,“小可,回来!”
听到主人的呼唤,大狗又叫了一声,才不情愿地朝主人跑去。男子走过来看到史先生手中的石头,没好气地说:“我家狗不咬人。”
一句话让史先生顿时火冒三丈。“这么大的狗,不牵绳子出来,伤着人怎么办。你看,孩子都被吓成什么样了!”面对史先生的质问,男子无所谓地说道,“这不是好好的么。”于是,一人一狗扬长而去。
“太生气了!”史先生说,如果不是我在,要是孩子妈带着,两个怕狗的人还不知道被吓成什么样子。万一被咬了,后果谁来负责。
家住紫荆名流的吴女士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她表示,有时候在小区里散步,就发现有的大型犬脖子上并没有佩戴狗绳,养犬人也不知在哪里。大狗在小区里四处闲逛,可能主人在它身后几百米开外吧。“现在小区内养狗的市民越来越多,到哪个小区都能看到有人遛狗,类似的大型犬更是不在少数。如果狗主人都这样对狗放任不管,让人很难放心。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没人牵的狗,真是个非常大的隐患。”
公共场所成了遛狗集中地
“现在到了下午和晚上,就能看到狗狗在广场上随意乱窜。”家住龙湖香都的常女士指着不远处的市民广场说道,许多人把这里当成了犬只撒欢的好去处。没有狗绳束缚的大型犬常常与散步的市民“狭路相逢”,让人避之不及。路边和草地上,一坨坨狗粪更是让人不忍直视。
近日,根据市民的投诉,记者来到市民广场和张公山公园。
在张公山公园的一处石凳旁,一名年轻女子正玩着手机,一只未拴绳的萨摩耶在她身边跑来跑去。女子称,刚取下狗绳没有多久。来公园,就是让它放松一下,让它们自由一会。“我会看着它的,不会让它乱跑。”该女子称,至于狗粪如何处理,她包里带着塑料袋。
对于女子所说的“不会让它乱跑”的笃定,没过十分钟,这只狗就跑远了。女子喊都喊不回,无奈之下,女子将手机放进包里,小跑着去追狗了。
“大家养狗、遛狗的需求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在公共场所不拴狗绳,甚至让狗在公园里随意大小便,这就很不文明了。”一位散步的市民向记者表示,附近许多人把张公山公园景区当成了遛狗的首选之地,导致路边和草地经常能看到狗粪的痕迹。
记者又来到了市民广场。驻足停留片刻后,博美、泰迪、金毛等不同品种的犬只进入记者的视野。其中一名中年女子身边,围绕了三只没有牵绳的狗。三只小狗时而奔跑向前,朝着人堆里扎;时而又跑到主人身边,摇摇尾巴;时而三只狗扭打成一团,犬声阵阵,惹得其他人纷纷避之。
“市民广场周围有规划馆、博物馆、档案馆,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地方。可是总有人带着狗狗在这里肆意随地大小便,或者不拴牵引绳让其乱跑,甚至还在景观池边上戏水。”市民陈女士经常带着5岁儿子来此休闲游玩。她说,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尤其喜欢在草地上摸爬滚打玩耍,或者在景观池边玩水,可这草地里的狗粪、景观池内犬只的唾液等真不让人放心。
在采访中,很多家长对此表示了担忧。“狗粪如果没有及时清除,就会成为苍蝇等产卵的温床,滋生细菌。”蚌埠市一家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生病的狗排泄的粪便,会携带寄生虫,不仅会污染环境,天气炎热更容易传播。
带狗看展览 还不牵狗绳
近段时间,市图书馆举办多次书画展。不过,在记者观展的时候却发现,有人带着狗进来看展览。不仅如此,还任由狗狗在展厅乱跑。
“哪来的狗。”一只泰迪犬在一名女子脚边蹭来蹭去,惹得女子大叫。想跑又怕狗追,只能故作镇定地不急不缓地迈着步子。
女子一边走,一边不时喊道,“谁的狗。”没一会,一名中年男子跑过来,抱起了地上的狗。“不好意思啊,一时没看住。”
“哪有人带狗进展厅的,你还不牵狗绳。”面对女子的指责,中年男子道歉后,急忙抱着狗走了。
“对于养狗和不养狗之争,以前我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但是现在我被逼到反方。我讨厌的不是狗,而是那些不文明养狗的人。”这名女子告诉记者,她有点怕狗,但以前绝对不会讨厌。有时候看到长得萌萌的小狗,还忍不住逗弄一下。可是,随着狗狗“队伍”的迅速扩大,加之一些狗主人任由狗狗在公共场所随意乱跑、大小便不清理等,她就越来越反感不文明养狗了。
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底实施的《办法》对于养犬者的行为规范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严格遵守的养犬者寥寥无几。例如,《办法》规定不得携犬进入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但无论是商场甚至是饭店,都可以看到有人遛狗的场景。在一些公共场所,甚至还经常出现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的情况。根据规定,携犬外出时,对犬只在户外排泄的粪便,携犬人应当及时清除。未能及时清除犬只粪便、影响环境卫生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再如,根据《办法》规定,携犬外出时,犬只未挂犬牌,或者未束犬链犬绳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暂扣其犬,并移送公安机关强制审查,所需费用由养犬人承担。然而,任由宠物狗在公共场所自由奔跑的情况比比皆是。
“宠物狗给人带来了生活的乐趣,越来越多的狗走进了市民家中。然而,随之而来的‘养狗扰民问题\’也越演越烈。”很多市民在采访中表示,《办法》既然出台,相关部门是否能做到行之有效能否制订相应的措施规范文明养狗?
新闻推荐
转眼间,过了二十年,我又回到了我的故乡——蚌埠。我爱我的故乡!我坐着无轨列车在家乡游览,从上往下看,家乡犹如一个天然的森林。那条窄小的路,变成了一个宽广的大马路了,还可以把手指放在两旁的屏幕上,能...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