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爱吃水果爱劳动 每天喝上一口酒 百岁老人王素英和她的幸福家庭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5-29 13: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曹梦晴 文/图

前段时间,站在淮上区新湾村村口,就能听到村里传来的阵阵音乐声,这是百岁老人王素英的家人为她置办的一场盛大的百岁寿诞,寿诞持续了三天,散布在全国各地的王素英家人、周边邻里街坊、亲戚朋友纷纷前来道贺,一派热闹景象。

王素英生于上世纪初,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经改革开放,丈夫英年早逝,王素英靠着做保姆赚钱,一生未再改嫁,独自养大了三个孩子。如今老人耳不聋,说话清晰、思维清楚,子孙繁衍,四世同堂,大家族里三十多口人,分布在全国各地。逢年过节,他们都会赶回来,和老人一起过节。

做保姆赚钱独自抚养三个孩子

“父亲去世时,才三十多岁,正值青壮年时期,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那年,我13岁,母亲肚子里的老三还未出生。”往事历历在目,王素英的大儿子简玉珍回忆起过去,一番感慨。父亲的离去,家里生活压力增大,本应在家哺育孩子的母亲,不得不挑起生活的担子,养家糊口。“母亲没有什么文化,只能靠着给别人做帮佣、做保姆赚钱养家。”简玉珍说,王素英出来赚钱时,弟弟刚出生没多久,为了多赚一份钱,母亲干脆做起奶娘,用自己的奶水喂大了别人的孩子,刚出生的弟弟却只能喝着米糊。此时,年仅13岁的简玉珍,也开始帮着家里做事。每天放学回家,简玉珍下地做农活帮助家里分担家务,时不时将母亲炒好的花生拿出去卖。“为了不让我们几个孩子受罪,供我们上学,母亲想尽办法打工赚学费。”简玉珍说,很多人劝过母亲王素英改嫁,可她舍不得自己的三个孩子。

爱吃水果爱劳动,每天都要来口酒

靠着坚韧的毅力,王素英养大了子女。如今,儿孙满堂、子女孝顺、家庭和睦,王素英的大家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母亲闲不下来,平时就爱劳动,这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采访中,简玉珍说,母亲现在和自己居住在一起,看不惯家中有乱的地方,虽是一把年纪,却总喜欢亲自动手,将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刚满百岁的王素英,被家人如宝贝一般珍惜着。“母亲大多时候和我住在一起,早晨起床出去溜达溜达,从不睡懒觉,中午就爱吃米饭,平时喜欢喝些酸奶,吃些水果和小点心,不喜吃肉,每天都要喝上一口小酒。”谈起母亲的养生经,简玉珍如数家珍般向淮河晨刊记者道来,母亲王素英喜欢干净,凡事都要亲力亲为,闲来无事时洗洗衣服,权当锻炼身体。“母亲闲不下来,喜欢玩,没事就爱上公园,在我这住腻了,就买张高铁票去老二家里住段时间。”就这样,王素英在蚌埠住段时间,再到北京、南京的子女家里玩一玩,孙辈们见奶奶到来,自告奋勇充当起导游。“别看老母亲年纪大,长城、故宫、天坛、夫子庙等等,名胜古迹都玩了一遍。”

穿过屋外热闹的宴席,记者见到了这位百岁老寿星,王素英身着喜庆的红色外套,正在和女儿、外孙女聊着天,见到记者到来,老人很是客气。得知记者来采访,王素英不停地往记者手里塞喜糖。细细观察一番,老人面色红润,和人交谈时,思维清晰。想来,如今幸福的生活为老人带来的不止是身体的安康,还有愉悦的心情。

谈起孩子们对王素英的孝顺,简玉珍说的很简单。“母亲缺什么就给什么,一家人和和睦睦从不吵架,陪着老人吃喝玩乐,家里她最大,给她逗乐,就是我们的孝顺方式。”一番简单的道理,说出老人的心声。如今,大儿子简玉珍已80岁,说起孙辈们对母亲的孝顺,简玉珍感到自愧不如。“孩子们也已成家立业,现在他们比我们还积极,主动料理起母亲的生活起居,经常把母亲接过去,看着家里和和美美,充满欢声笑语,非常幸福!”

新闻推荐

我要把感情留在蚌埠 □田 强

蚌埠,这座淮河之滨的城市给我留下难忘的味道。半年前,一个山东小伙来到这满大街车都是皖C的城市。我的家乡远在山东省济宁...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爱吃水果爱劳动 每天喝上一口酒 百岁老人王素英和她的幸福家庭)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