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靳瑾 通讯员晏艳)昨天上午,蚌埠市2018年中小学招生工作会议召开,解读并部署2018年中小学招生工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市区5所省示范高中共计3075个实际到校分解指标已经确定。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17738人,其中市区5525人,包括省示范高中招生指标3835人、市示范高中810人和民办高中在市区招收的880人,以及自主招生820人。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今年市区5所省示范高中在综合考虑了办学条件、办学规模,以及走班制对教学的要求等方面后,统筹调整了招生计划,整体规模比去年缩减了 115人。蚌埠五中、九中、田家炳中学等3所市示范高中的招生规模也相应缩减,共计比去年减少了340人。与此同时,市区5所民办学校今年计划招收1700名高一新生,比去年增加了550个名额。
在招生计划略有调整的同时,今年省示范高中仍将招生计划的80%,也就是3075个指标用于分解到校。不过,在分解指标的构成上,今年在发展性指标新增了办学水平一项,包括学校教育教学评估和规范办学水平调查两部分,占发展性指标权重的5%。“不同于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这些结果性的指标,办学水平更重视过程,主要是为了促进学校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善训解释说,分解指标由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性指标分配的基数是2018年参加毕业学业考试报名人数,旨在促进各校均衡发展;而发展性指标主要依据各校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分数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以及办学水平进行计算,旨在激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此基础上,市教育局还将对2019年的发展性指标参评人数和参数做出调整,从参考人数调整为应考人数,以此巩固义务教育发展目标,控制初中辍学率。
此外,在今年的志愿填报方式上,今年的特长生依旧列入提前批次录取。在第一批次的志愿中,有5个平行志愿,而且不限省示范和民办高中的数量。第二批次可以填报4个平行志愿,包括市示范高中和民办高中。与以往相比,考生有了更宽松的选择空间,也更能体现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招生原则。
记者还了解到,凡2017年没有完成分解指标计划的初中学校,今年分解指标的计划扣减上一年度未完成计划数的50%,扣减的指标重新流回统招指标,共计24人。此举也是为了倒逼初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根据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此前发布的中招日程安排,预计7月2日公布市区考生中考成绩,一周后公布普通高中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及成绩分档表。7月11日起填报志愿,7月18日公布提前批次和第一批次录取名单;7月22日公布第二批次录取名单;直到7月29日,校办市队运动员的招生录取工作结束,整个普高录取工作基本才算告一段落。
新闻推荐
记者带你看体育场馆 龙子湖体育公园 本报记者 苗成韬/文 刘晨/图
一座高约55米的计时计分塔竖立在龙子湖体育公园中(摄于6月12日)。沿着龙子湖岸边向南走去,记者看到竞赛码头正在建设中(摄...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