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蚌埠 > 正文

上出满满仪式感 一、二、三年级小学生返校复课

来源:淮河晨刊 2020-05-12 08:19   https://www.yybnet.net/

5月11日,一实校汇金校区,学校正在进行升旗仪式。5月11日,蚌山小学,学生正在做室内操。5月11日,蚌埠市小学1至3年级学生迎来了返校复课的日子。至此,全市中小学生全部返回校园,开启了新学期校园生活。

早上8时许,一实校汇金校区南门,一、二、三年级学生已经来到校门前,数月未见,隔着老远就听见了喧闹声,还有的学生瞧见了班主任,赶紧喊了句“老师好!”随着值班老师查验学生在家体温情况统计表,一一消毒、测温,学生都顺利入校。

开学典礼仪式感满满

“出旗……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少先队员行队礼。”上午8时40分许,一实校汇金校区正在举行开学典礼,整个操场空空荡荡,大队辅导员高元元老师和几位学生正在升旗。待仪式进行下一项议程后,高元元老师建议到教室看看,记者在一(2)班看到,原来全班学生身穿校服,佩戴口罩,正在教室里进行开学典礼各项议程,“开学典礼该有的都有,我们还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疫情防控宣传等,让他们有种仪式感,”她说,“计划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尽快回归校园生活。”

随后又来到蚌山小学,除了正常开学典礼流程外,记者在二(1)班看到老师讲解结合学校特色的疫情期间一日常规歌,“现在疫情虽有好转,但返校复课后防控依然不能放松,文明习惯养成很重要,我们老师制作的一日常规歌就是这块内容,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掌握。”蚌山小学大队辅导员芦苗苗说。

体育课保持适量运动

在蚌山小学三(4)班教室,学生正看着教学视频,按照老师所演示,跟随音乐节奏舞动身姿,“这是室内操,目的是为了避免多个班级在同区域同时聚集上体育课,同样也可以解决雨天或热天等学生无法外出运动的情况。”低年级体育教师高雅婷说,“在室外上课我们也会降低运动量,比如跑步改成大步走,另外,还安排了乒乓球、国际象棋等,家长大可放心,老师会把握好度。”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居家生活,孩子突然从家中来到学校,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体育课教学会以小运动量,孩子间的不接触为主,比如,站队需要间隔一米,教学以体操或武术这些可以小范围原地运动的活动为主。”一实校体育教师祝金萍说。她还表示,天气逐渐热起来,孩子们佩戴口罩上体育课,呼吸受到阻碍,运动量不宜过大,防止孩子们热了就脱衣服,冷了不知道穿,容易晾汗,引发感冒发烧等并发症,上课内容以情景式、启发式等教法为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及提高积极性,让体育课安全有序,又满足他们体验和享受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学习、心理调适“两手抓”

认真听课了吗?会不会开学即考试?孩子会不会有“开学综合焦虑症”?与孩子的激动不同,家长更多的是担心,尤其是学校在抓好学习进度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这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开学后,计划通过1-2周时间给孩子复习网课内容,暂不准备教新内容,另外,家长也不必担心,摸底考试或测验学校会择机进行,不会给孩子加重负担。”一实校汇金校区一(2)班班主任周晨老师说,“老师也会通过鼓励和表扬,舒缓孩子情绪,帮助他们找回校园记忆,重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蚌山小学副校长茹慧老师告诉记者,按照新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在校期间,老师会帮助学生重建边界感,明确居家和学校学习的不同,还会帮助重建学习目标、重建学习模式、重建沟通方式等。她还表示,新的学期意味着新的开始,学生们也应该主动进行调适,首先是“放心”上学做好防护,其次是“静心”学习专注努力,最后,“开心”交往相互关爱,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一定会实现从放假模式到学习模式的温润转换!

新闻推荐

拔牙记 蚌山小学 一(2)班 汤金昕颍

有一天,我的门牙上方不停的流出液体,妈妈决定带我去看牙医。呜呜呜……我多么害怕去医院啊!我忐忑不安地和妈妈...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上出满满仪式感 一、二、三年级小学生返校复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