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蚌埠 > 正文

40年前蚌埠市农户就用上了收割机 发现于淮上区一农户家中 见证了蚌埠市农机发展历程

来源:淮河晨刊 2020-06-09 09:07   https://www.yybnet.net/

收割机从猪圈推出来。收割机上面的铭牌。本报记者陈昂文/图

眼下正值麦收芒种时节,金黄色的麦田里,机械化收割随处可见,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可如果放在40年前,能够用上收割机,那可不是一般的牛。近日,在蚌埠市淮上区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台40年前的收割机。收割机的主人介绍,这是蚌埠市农民使用的第一代收割机,为勤劳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不是被厚德民俗博物馆发现,因为拆迁就被当废品卖掉了。

猪圈中发现古董收割机

作为一家私人博物馆,厚德民俗博物馆位于淮上区吴小街镇太平岗村,馆里只有一个人,馆长高纪来是当地农民,十几年来,他倾其所有收集藏品一万多件。

近日,高纪来得知吴小街镇吴大台村正在进行拆迁,于是他和往常一样,前往村里去“淘宝”,很多农户家有一些不要的老物件,他便高价收过来。在来到农户郑夕萍家中时,他听说有一台年代很久的收割机,便找到郑夕萍,希望能看一看,如果有价值就高价收藏。

“收割机被放在猪圈里,我进去找到上面的铭牌,一看十分震惊,竟然是1979年生产的收割机,要知道那个年代,能用上收割机真不是一般的人。”高纪来说,收割机的主人听说是搞收藏的,都没有还价,直接就答应了。6月6日,猪圈扒开,收割机才被推出来。

40多年的收割机还能行驶

只见这台收割机,和如今的拖拉机类似,只是后面车厢的轮胎是以前的驾车轮胎,显得十分简陋,而收割机前半部分的“剪刀”去年被主人当做废品卖掉了,收割机前面的轮胎虽然已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但依然完好,经过简单的调试后,在其它车辆的牵引下还能够行驶。

高纪来介绍,这台收割机的型号是“100—3型稻麦收割机”,生产厂家是嘉兴收割机厂,据了解,100—3型稻麦手扶收割机从1970年秋开始设计试制,到上世纪70年代末,已经在全国进行销售。

是蚌埠市首批进入农户的收割机

59岁的郑夕萍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户,谈到这台收割机,他感触很深。“当时家里兄弟多,地也多,就拿出所有积蓄,花了400多元钱买了这台收割机,也是村里第一台,当时记得全市只有50台的名额,能买到很不容易。”郑夕萍说,这台收割机是多用途的,既能收割小麦和水稻,也能耩地,还能拉粪,为干农活立下了汗马功劳,使用了快三十年才“退休”,后来家里盖猪圈,就把收割机放在猪圈里了,今年村子进行拆迁改造,才想起来。“幸亏搞收藏的来了,要不然就卖给收废品的了,这样以后想看,到博物馆就能看到了。”郑夕萍说,如今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几年前就有了私家车,多亏了这台收割机,助力勤劳致富奔小康。

见证了蚌埠市农机发展历程

安徽省文史馆馆员郭学东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机械化在农村已经开始普及,比较常见的就是拖拉机,用途是犁地和打场,也可以搞运输,但是不安全,后来出现了“小四轮”。对于收割机,当时蚌埠市农机研究所也进行了研发,但是收割的效果不好,经常发生夹水稻的情况,技术水平达不到。淮上区发现的收割机就是那个年代典型的代表,是嘉兴生产的,是蚌埠市第一批进入农户家的收割机,见证了蚌埠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可惜收割机的“剪刀”被农户卖掉了,如果不是铭牌,还真不好确定。

新闻推荐

蚌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让文明之花为发展凝聚精神动力

本报讯(通讯员杨立杰陈昊)建立10个“徽映?爱心驿站”;培育“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1名、蚌埠好人4名、县区好人3名...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40年前蚌埠市农户就用上了收割机 发现于淮上区一农户家中 见证了蚌埠市农机发展历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