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垃圾分类不可能一蹴而就,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也非一夕之功,因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是务实之举。
垃圾分类的方法有多种,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二分法,即将垃圾分为干、湿两种,或不会烂的与会烂的两种;有三分法,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种;还有四分法,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根据《蚌埠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蚌埠市居民家庭垃圾分类实行的是强制“二分类”,鼓励“三分类”,奖励“四分类”。这一模式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一次性强制“四分类”给市民带来的种种不适应,通过多种方式循序渐进推动习惯养成,从“分开两个桶”到“细分四个桶”,促使居民变“要我分”为“我要分”,逐步提高分类效果和质量。
在推广垃圾分类过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了“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的问题。对于此,蚌埠市也明确了具体处理路径,将分类后的垃圾分类处理,形成从前端到末端全链条闭环式管理,避免出现出现“前端细分类,后端‘一锅烩’”的现象。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节约使用资源的“关键小事”,实行垃圾分类既要有决心,也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除加大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外,还应鼓励部分中后端分类处置单位向市民开放,让公众获得更多参与感,增强其分类的责任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媛媛通讯员郭健)日前,由淮上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肖某等10人恶势力犯罪集团寻衅滋事案在淮上...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