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以来,五河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农指的要求,结合本县水利建设发展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县农水工作继续保持全面铺开、突出重点、渐次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统计,截至2013年3月底,全县已开工农水项目1700个,覆盖全县15个乡镇,总治理面积44.2万亩,其中连片治理20片,治理面积31.8万亩。全县共清淤疏浚大、中、小沟1075条,长918公里;加固堤防5处,长38.5公里;整修渠道607条433公里;新建砼防渗渠298.5公里;疏挖塘坝717面;配套桥涵闸斗门等建筑物3127处,新建灌溉站6座,更新改造63座,除险加固小水库9座,修复大中沟上水毁桥28座,维修村级泵站30座。全县累计完成土石方1150万方,完成市局下达计划任务的200%,全县改善除涝面积44.2万亩,改善灌溉23.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5万人,农田水利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4.6亿元。
五河县在2012年冬至2013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五河系全国商品粮基地建设县和产量大县,水利在全县国民经济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田水利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化领导,调整充实县农建指挥机构,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去年秋种甫一结束,县政府就及时召开动员会,与各乡镇签订水利兴修责任状,强化目标考核奖惩。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水利工作,在全县人大、政协“两会”上,列入农水建设管理的议案、建议、提案达十二项之多。将中央及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按照《五河县贯彻落实加快水利发展改革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奖惩力度。 2012、2013年度县财政分别安排2350万元和3082万元,用于水利建设,并将修复全县主干生产道路上的水毁桥、村级泵站维修、农用机井清洗配套、山塘扩挖等涉及民生的小农水工程,作为县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多年来以一贯之,强化督察考核,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是治理面积大,覆盖范围广。本年度全县农田水利治理面积44.2万亩,其中:万亩以上治理片达20处,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万亩水利治理小区。所建的工程类型多样,功能各异。包括: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规模化节水灌溉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小水库加固、沟河清淤疏浚、灌区续建改造、塘坝扩挖、农村饮水安全、水毁桥修复、村级泵站维修、基层水管单位建设等十多项,涵盖了当前农村水利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升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品位和质量。
三是项目整合好,群众积极性高。五河县与时俱进,适应多元投资办水利的新格局。 “多龙治水,一龙管水”,县政府及时成立县水利规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制定具体的议事规则。全县一盘棋,加强对涉水项目规划的管理,整合水利、发改委、农业、财政、国土等多部门项目资金,实行统筹考虑、连片治理、以达到投资最优、效益最优。从源头上把好涉水项目立项、规划关,避免不同项目之间重叠、遗漏或互相矛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及时修编完成了 “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和“十二五水利规划”,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年高潮迭起,农田水利建设提升与管理创新年风生水起。积极引导农民用好用足“一事一议”政策,2012年至今,全县村级“一事一议”兴修小水利项目390个,投入资金2800万元。
四是规划选项科学,注重工程质量。五河县农建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农业增产丰收、农民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杜绝形式主义和不切实际的规划设计。所选的项目区均是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实施后增产潜力巨大、效益显著的工程。沫河口镇高王小区、小圩镇大圩项目区、朱顶镇陈台蔬菜基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申集镇于张治理片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工程实施后,当年建成,当年见效,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对待农水项目,按照基建程序管理,实行“建设四制”,强化对工程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评,设立公示栏,让受益区群众参与管理,公布举报电话,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责令整改或返工重做,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五是健全管护机制,发挥长久效益。在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小山塘、小水库实行租赁、竞价承包,盘活水利资产。注重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全县按流域成立的水利站,管理权属明确,岗位、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达到“四有”标准,全县50名乡镇水利站职工全部为县财政全额拨款编制,消除了广大基层水利员的后顾之忧。加强对基层水利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水利站人员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大对水利工程管理保护力度,不断强化县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村级水管员管护制度逐步规范,全县配备的225名村级水管员发挥了农水管理排头兵的作用。专管与群管结合,使县乡村三级管理形成网络,逐步改变以往重建轻管的现象,力求使已建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五河水利人辛勤的工作,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他们决心以本次检查评比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农指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进一步找差补缺,再鼓劲、再加压,抓住当前春季有力时机,再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特别是已经开工但尚未完成的工程要想方设法、加班加点,确保五月份完成,不误农时,对完成的工程进一步完善提高,争取在本年度全省“江淮杯”竞赛中再创佳绩,为全市人民争光。
本报记者①拆除重建的沫河口自排涵②五河县水利规划工程管理站工作人员培训班③新小吴闸④小圩水厂⑤五河县大徐排涝站外景⑥双庙水厂⑦小山水库全景⑧节水灌溉施工
科学发展 创先争优贯彻十八大精神
走进创新和谐的新五河水利篇·重点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袁家权摄影报道隆冬的淮北大地,冷风习习,寒气逼人。 12月18日一大早,记者会同五河县人社部门有关同志驱车前往离县城20公里的该县申集镇鸿鹤大雁养殖专业合作社。一路上,汽车在崎岖的乡...
五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五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