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六岁男童张迎春因为扁桃体发炎,被父亲张万士就近送入蚌埠市区一家新农合定点医院治疗。孩子出院后,张万士去固镇县报销,却被告知该医院不是定点医院。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调查得知,这家医院是蚌埠市新农合中心确定的定点医院,但固镇县称县里没批。
固镇居民: 孩子已出院,费用报不掉
张万士是固镇县连城镇人,在蚌埠市区打工。今年5月,6岁的儿子张迎春突然嗓子剧痛,家人赶紧把他就近送到蚌埠市禹会区创伤康复医院治疗,被诊断是腺样体扁桃体发炎。经过手术,张迎春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后康复出院,前后花费了5600余元。
儿子出院后,张万士回到固镇县卫生局报销医疗费,却被固镇县农合办工作人员告知,蚌埠创伤康复医院不具备报销资格,医疗费不能报销。张万士很困惑,因为他之前被告知,蚌埠创伤康复医院是新农合定点医院,为什么不能报销呢?他又返回蚌埠创伤康复医院求证,院方说早已具备新农合报销资格。
“都有理由,但就是不给我报销费用。我来来回回地跑,都快三个月了,车费花了不少,费用就是报不掉。”张万士一脸无奈。
蚌埠创伤康复医院:
是定点医院,可以去报销
蚌埠创伤康复医院位于蚌埠市长征路上,该院医保农保办公室主任刘霞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是一家二级综合医院,早在2012年8月14日,蚌埠市卫生局就批复了医院作为蚌埠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并拿出了医院作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批复原件。
随后刘主任调出了张迎春的病例,上面记录着孩子于5月9日在医院做了全麻的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手术,总共花费5626元。她告诉记者,张迎春的病属于正常疾病,在新农合报销范畴内。只要他是参合人员,就一定能报销。“孩子爸爸来过我们医院好几趟了,我们也明确告诉他医院有新农合报销资格。我们也很奇怪,市区、怀远和五河县,都是可以报销,为什么在固镇就不能报销了。”
固镇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市里虽承认,县里没认定
固镇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王副主任告诉记者,虽然蚌埠创伤康复医院是蚌埠市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也是二级医院,但并不是该县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王副主任说,固镇县城区目前有四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分别是固镇县医院,县中医院、东方医院和康惠医院,都是二级医院。
王副主任告诉记者,新农合相关政策是鼓励老百姓就近就医,当地医院能够治疗的疾病,没必要跑到更高一级的医院就诊,“新农合每年的报销资金是一定(额度)的,就像一个蛋糕,你多分一点,必然就有人少得一点,我们希望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多得一些。”
王副主任说:“我们没有认定创伤康复医院,按照规定就是不能报销,(患者)确实困难,也只能去民政部门看看年底的大病救助能不能帮忙报销一些。新农合(这块)无能为力。”
蚌埠市新农合管理中心:
管辖限市区,标准各自定
蚌埠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名称虽然是“蚌埠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但实际管辖区仅限市区,下辖三县均不在其管理范围内。“我们单位真的很尴尬,许多市民都以为整个蚌埠市的新农合管理都由我们负责,一旦出现报销不了的情况就来找我们,而真实情况不是这样。蚌埠市下辖三个县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如何操作执行,是由他们自己定的。”
蚌埠市卫计委农卫科负责人杨东林表示,目前蚌埠市的新农合报销标准确实由三县和市区四个单位分别执行,具体标准自己设定,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实施标准。尤其是下辖三个县,可以各自有各自的“特殊”政策。
对于各家单位的表态,张万士并不能理解,自己在市区打工,孩子生病较急,肯定不会跑回固镇去治疗,可就近找一家定点医院就诊,却无法报销费用,“都说自己没有问题和责任,可这一切难道只能让患者来承担吗?”
陶平平 本报记者 李勇
新闻推荐
许梦宇 摄 5月14-15日,五河第二届“祥源杯”龙舟赛暨“魅力漴河”民俗文化节开幕。当日五河县城万人空巷,漴河赛道两旁人山人海,热闹非常,来...
五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