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看问题角度不一样了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三三三三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在省两会上,我们常会发现一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是“80后”,有的还不到30岁。他们看起来和同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却担负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的职责,建言献策。昨日,记者走近了几位“80后”代表、委员,听他们聊聊成为代表、委员后的那些事儿。
从洗菜、分类、包装做起,1984年出生的省人大代表麻志刚如今已是一家食品企业的负责人。今年,是麻志刚第四次参加省人代会,基于自己从事的行业,他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食品安全、实体企业发展等领域。
麻志刚告诉记者,在作为省人大代表的这几年里,他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没有成为省人大代表之前,我一般只关注自己和身边的人、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考虑问题时会注重共性,提出的建议也要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今年,麻志刚准备提出一个议案,关注当涂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升级。“我建议当涂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以带动开发区内企业的发展。”麻志刚说,当涂县是全国百强县,当涂经济开发区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如果能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不但可以带动开发区内企业的发展,还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省人大代表王效龙:
呼吁改善农村交通
1987年出生的省人大代表王效龙是池州市石台县龙山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已经在石台县的大山里工作了七年。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王效龙关注的重点依然在农村。
王效龙的老家在蒙城,2008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为石台县小河镇龙山村一名大学生村官。
石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龙山村更是资源匮乏。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很低,大多是靠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为了帮助当地农民脱贫,王效龙开始了长达数月的走访,他发现龙山村林地面积大,坡度平缓,森林资源丰富,比较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龙山村成立了土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生态土鸡近25万只,有60余户农户参加合作社,户均增收2.1万元。
“要想有更好的发展,不改善交通条件是不行的。”王效龙建议,在现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省政府还要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资金补助标准,加大对农村公路损坏和自然灾害修复资金投入。
此外,他还建议建设池州至祁门高速公路,将形成环“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地区旅游圈,并与浙江、江西、福建等旅游圈融为一体,整合皖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省政协委员刘光祖:
三个月形成一个提案
1980年出生的刘光祖,已在五河县临北回族乡担任了多年党委副书记、乡长,2012年,他当选为省政协委员。
作为80后委员,刘光祖感触颇深,“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自己参政议政的作用。”他告诉记者,作为基层委员,自己整天奔波在农村,至少三个月才形成一个提案,而他曾经提出的不少提案都是围绕基层民生以及皖北地区农村的问题。
针对今年网上热传的农村设施不完善的帖子,刘光祖说,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垃圾成堆现象依然存在,他今年带来的提案就是呼吁关注农村的环保问题。
“现在农村的路畅通了,自来水也用上了,但急需要解决的是农村的环境问题。”刘光祖说,皖南处处是景,皖北乡村远看一片绿茵,近看却到处都是垃圾污水。他建议,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将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作为民生工程来考虑,给农村配备基本的环卫设施,比如垃圾桶、垃圾池以及运送设备等,改变农村垃圾污染的现状。
本组稿件由陈康本报记者项磊刘旸姚一鸣叶晓/文陈群/摄
2016
省两会特别报道
新闻推荐
许梦宇 摄 5月14-15日,五河第二届“祥源杯”龙舟赛暨“魅力漴河”民俗文化节开幕。当日五河县城万人空巷,漴河赛道两旁人山人海,热闹非常,来...
五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五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