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近年来,仪陇县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先手棋”,紧紧围绕“出境通道高速化、干线公路快速化、农村公路网络化”的“三化”目标,大力实施高速公路企地共建、国省干线畅通联网、县乡公路改善提升、通村水泥路建设和交通路网配套“五大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923公里,其中,过境高速公路42公里、过境国道139公里、过境省道273公里、县乡道569公里、通村公路3900公里。通村公路总里程是“十一五”末的4.5倍,为全县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机制上下联动抓建设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全县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有效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并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多元参与,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抓好公路建设。
在确定通村公路项目村时,该县坚持做到群众积极性高优先、重点贫困村优先、产业道路优先,每年由各村自行申报项目,按“三优先”原则竞争立项,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重点贫困村,补助标准每公里提高10万元;对无筹资能力的贫困对象,通过投工投劳、以劳折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并采取政府表彰、道路冠名、立碑留名等方式,引导成功人士捐资修路,解决筹资难题。
该县建立“行业监控、乡镇监管、群众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全省第一家县级农村公路试验室,对建设项目实行抽样量化检测验收,并将检测结果与补助资金挂钩。统一公路建设的规划设计、技术标准、技术指导、质量监管、验收标准和补助标准,建立起常态化的农村公路建设监察巡查制度。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组织项目村成立问题协调处理组、财务监管组和质量安全监督组,对资金来源、建设方式、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7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公示,落实村党支部领导权、村民会议决策权、村委会执行权、村民小组议事权、农民群众监督权的“五权模式”,对整个建设过程实行无缝监管,让“修不修路”、“修什么样的路”、“怎么修”由村民说了算。
“村道公路上安装了防护栏,犹如系上了‘安全带\’。现在开车进出安全多了。”在立山镇燕子岩村搞生态养殖的三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东说。为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安全,去年,该县筹资2亿元,安装波形防护栏1000余公里,实现了省、县、乡、村道全覆盖。对新建农村公路,严格落实安保设施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养护的制度,杜绝“裸路”现象。
专群结合立足需求配运力
6月2日早8时30分,三蛟镇盘山村村民唐炳南穿着印有“交通”标志的安全养护服,骑着三轮车来到他管护的路段,先用笤帚将路面打扫一遍,再用铁锹培筑路基,除去路旁杂草。唐炳南告诉记者,他一天要工作几个小时,除做好日常养护工作外,还要担负起农村公路路政协管员的职责。发现有人损毁公路,他会及时制止、举报,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路政调查、取证和处理工作。
为夯实三级管护责任,该县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原则,构建起“县有养护中心、乡有交管站、村有养护岗”的管养队伍。县道由县公路局负责专业养护,做到养护施工机械化、预防养护日常化、养护标准精细化。对乡道全面落实属地管养责任,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局、目督办联合考核。对村道则以组为单元划定养护标段,由村民选举产生养护人员,原则上优先考虑贫困户,既解决了“无人管养”的问题,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
管养村道,唐炳南每月可领到500元补助,尽管不高他却很满意。工作之余,他还能耕种家里的承包地。为保障农村公路所需的日常养护资金,仪陇县规定,县乡公路养护经费由县财政预算安排,这让农村公路“有路必养”、“有路必管”有了资金保障。
同时,该县全面推行以路政为主体的全域执法、片区联合执法中队为补充的联动执法、乡村交通劝导员为辅助的预防教育三级联动管控机制,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保持高频度巡查和执法态势,使涉路违法行为较五年前下降了80%。统一编制了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对新政、金城、马鞍三镇实行专线营运,对县城周边乡镇采取公交营运,同时,以场镇为依托,推行片区化运营,解决农村群众赶场、上学、走亲访友等短途运输问题。目前,全县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86条、投入营运客车313辆,涉及过境村702个,惠及群众75万人,群众出行条件大为改善。
路通业兴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以前我们只能坐摩托车去赶场,一路上颠簸得要命。现在有了乡村巴士,出门很方便。”6月3日下午,记者在永乐镇采访时,遇到从文星场镇赶集回来的村民谢国强。
随着农村路网的不断延伸,该县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投资1.5亿元的金城至马鞍公路大中修工程于去年8月底完工。作为受益乡镇之一的丁字桥镇,场镇街道全部硬化,沿街商铺统一打造。丁字桥场镇居民罗隆孝夫妇抓住朱德故里景区红色旅游火红的契机,把自家住房改建成农家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围绕“道路延伸到哪、产业就布局到哪”的思路,该县根据公路分布状况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在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沿线布局了优质水稻、中药材、榨菜等一批大型产业基地,建成雷家坝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一批新村配套产业。在乡村道路旁因地制宜规划了蔬菜、瓜果、猪牛羊兔等特色种养业,发展订单农业基地52万亩、规模养殖场635家。近两年来,公路沿线群众通过产业脱贫4.2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3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仪陇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王伟告诉记者,“十三五”是仪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该县正积极对接全省交通“十三五”规划和“南推”方案,强力推进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通村水泥路为重点的“2+6+N”交通大会战,到2019年底建成巴南广、阆仪营2条过境高速公路,全面完成境内2条过境国道、4条过境省道的升级改造和新一轮农村公路三年攻坚任务,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户户通便民路”的目标。
新闻推荐
"target="_blank">本报讯(余剑范红英)6月22日,共青团仪陇县委在仪陇县宏德小学校举行“神华爱心书屋”图书发放仪式。据介绍,此次“神华爱心书屋”项目向该县宏德小学、义门小学、丁字桥小学等8...
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