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眉县新闻 > 正文

眉县营造人才“洼地”激活县域经济

来源:陕西日报 2014-12-08 00:0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通讯员 张轩 侯增刚)校企合作,“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程技术项目”在眉县砖机产业园实验成功,填补了我国材料复合工程学的空白;借智借力,使太白山旅游新区活力迸发、快速发展,国际化大景区已初具规模;县校合作,推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成效显现,让眉县猕猴桃享誉全国,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这是眉县以人才激活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如何才能聚集人才为我所用?眉县的做法是创新机制。从2011年开始,眉县在科学审视县情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创新人才培育机制,鼎力打造人才“洼地”。

以灵活政策“招”人才。为解决发展中人才欠缺的问题,县上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县校合作实施意见、旅游区人才引进办法等13个政策性文件,通过振兴计划、公开招聘、基层遴选等方式,先后为教育、卫生、太白山旅游区等企事业单位引进专业技能人才2000多名,为城建、农林水等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才146名;以搭建平台“引”人才。依托“四区五园六基地”、人才创业孵化基地等优势产业平台,先后为太白山投资集团及园区基地引进城市规划、旅游开发、商品营销等急需的高层次人才560多名;以柔性引进“借”人才。通过“一把手”进高校院所借智借力和“百名硕士进眉坞”活动,签约校地合作项目18个,建立校县合作、校企合作、医院对口交流等合作项目65个。引进30名博士、150名硕士来眉挂职锻炼、创办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建立新西兰花粉研究中心、西农大猕猴桃实验站、省墙材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20多个。建设高标准的人才交流中心和钛产业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吸引2000多名大学毕业生和企业高技能人才来眉县就业创业;以多管齐下“育”人才。开设“眉坞大讲堂”,实施“万名干部大轮训”,组织“东部行”,选派企业经理到高校培训,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育各级各类人才7000多人。

如何让人才更好地服务县域发展?眉县县长王宁岗说,必须推动人才工作与县域发展深度融合。

猕猴桃作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9.4万亩,新品种占有率达到80%,优果率达到90%以上,产量42.3万吨,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400元。这些发展成果得益于通过县校合作引进人才实施“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和“双培双带”实用人才培育。

“为了用好人才,县上从党管人才的原则出发,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上出实招,求实效。”县委组织部长魏建儒说。据了解,该县建立了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设立1000万元人才引进和校地合作专项基金,每年拿出上百万元对重点合作项目倾斜支持、重奖驻眉有突出贡献人才。建立了利益共享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专利许可、技术入股、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广运用新成果,实现科技、经济、人才效益的多赢。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整合人社、科技、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向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科技创新企业、专业合作社等重点领域集中投入。改革人才绩效收入分配模式,落实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保政策,建设人才公寓和科研中心,多措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新闻推荐

眉县:乡村旅游惹人醉

本报讯(通讯员黄珍侯亚龙)田园采摘、农耕体验、荷塘垂钓、农家乐等旅游元素正悄然融进“乡村、乡情、乡愁”,撬动眉县旅游产业资源的融合和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眉县旅游新的亮点。县域变为大景区...

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眉县营造人才“洼地”激活县域经济)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